核電惡夢系列2:柏崎災民 警惕核安危機


核電惡夢系列2:柏崎災民 警惕核安危機
2011-3-17 
作者:李宜霖
台灣立報社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2007年,日本新瀉發生芮氏規模6.8的中越海灣地震,讓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產生巨大核能危機。2011年,宮城附近發生芮氏規模9.0強烈地震,加上突襲的海嘯,讓福島地區核電廠產生巨大災變,至今仍充滿危機。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核能是未來的負面遺產。」經歷柏崎核災的武本和幸義正言辭地說。武本和幸的家距離柏崎刈羽核電廠只有3公里,他深刻體驗到核災帶來的巨大危害。


1968年開始,武本和幸與核能電廠交手40年,現任市民核能資訊中心、原子力資料情報室理事。2010年,武本和幸為了避免台灣核電悲劇的發生,帶著義氣與責任來到台灣,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舉辦的台日核安問題座談會分享經驗,也參觀過台灣核四廠。重新回顧武本和幸的柏崎經驗,像是證言般直指核能莫測的危險性。


核能將禍害萬年
日本推廣核能的藉口總是隨著時代改變。1970年代,一開始發展核能,說法是石油短缺,即將枯竭,為了需要應付日漸增加的能源供給,核能是唯一選擇。


在1979年美國發生三哩島事件、1986年前蘇聯發生車諾比事件重大核災事件之前,日本使用核能的說法,是因為核能廉價,可節省成本的利用。日本近來使用核能的藉口是,因地球暖化,核能不會排碳。武本和幸說,日本政府一天到晚編蓋核能店電廠的理由,是因為一直沒有真正必須蓋核能電廠的說法。


地球歷史有46億年,人類出現有幾十萬年。耶穌誕生至今超過2千年。1895年,侖琴發現X光線;1898年,居禮夫人發現放射性物質鐳;1905年,愛因斯坦發現相對性理論。1945年二次大戰末,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1953年,美國艾森豪總統在聯合國發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演說。


武本和幸表示,原子力的歷史頂多1百多年,但核能放射性廢棄物鈽的半衰期是2萬4千年,將遺害萬年。他嚴正提醒說,遭大量核能放射線曝晒,會馬上死亡,但立即死亡不是最糟糕的。遭微量的放射線曝晒,將造成DNA損傷、損害遺傳基因,缺失會一直遺傳到下一代,這才是最恐怖的。


隨著日本社會趨勢的變化,電力的需求也開始改變。日本人口從2005年起,已超過高峰期,總人口數開始減少。日本小孩越生越少,變成一個成熟社會。東京電力最大裝置容量在2001年到達最高峰,過了10年仍未增加;每小時千瓦的最大電力量2007年是最高峰,之後開始減少。電氣用品的改良更為進步,電力的消耗愈加減少。節能器具也逐漸普及,如日本節能的車輛已經出現,耗油量減少,卻可跑多一倍的路程,這種車輛非常風行。


2009年日本政權移轉後,不再進行水庫的建築,因為財政上已經無法負擔。用水的需求也從15年前開始,已經逐漸減少。投資額龐大的核能電廠,從興建計畫開始,需要花冗長的時間才能正式運轉,壓迫著電力公司的經營狀況。


武本和幸認為,學理學的人對於真相有著非常嚴峻的想法,但學工學的人,有著不確定的空間,卻要想辦法進行工程,讓運轉開始。日本的電力公司跟核能電廠製造商獨占知識,專家只會說「核能是一種專業,就讓專家來主導;核能是專門知識,一般人只需聽國家」的話語,對於核電內部設施與狀況避而不談,核能知識壟斷在核能製造廠、作業員、包商的結構中,他完全感受不到專家關於「倫理」、「道德」的想法。


武本和幸分析說,日本電力公司跟公司企業很相像,背後有東芝、日立等公司,藉著運轉核電得到利益,獨占知識、資訊。如地震之後,東芝、日立的科學家、技術專家,開始向民眾提供片面資訊。


2000年之後,日本核能電廠的耐震基準花了5年終於更改。各個領域的人,包括地震學、地質學、地形學、理學等,慢慢開始透過自己的信念、意志,來指出核能問題的所在,這是很大的變化。


武本和幸說:「核能是個錯誤的選擇。」他希望反核的聲音必須被壯大,全球要一同響應。人類必須學會知足,不再浪費自然資源,正如諺語說:「大自然是未來孩子們寄託我們保管的寶物。」


註:武本和幸談話,2011年日本強震後,由曾旅日的張建元協助重譯。


鹽寮反核自救會等環保團體17日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核一、核二延役計畫,並全面停止核四工程。


2010年武本和幸在台日核安交流,深刻地分享柏崎核災切身經驗,提醒世人使用核能是錯誤的選擇。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