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核NGO代表:福島核災是人禍!


日本反核NGO代表:福島核災是人禍!
2011/11/22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PTS News Network
採訪整理 / 鐘聖雄


反核團體發起「廢核行動季」活動,希望藉由系列講座行程,讓更多民眾瞭解更多核能資訊,藉此共同思考核能存廢問題。昨天的反核行動季講座,邀請到來台參加「亞太地區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的日本NGO「原子力情報室」(Citizen’s Nuclear Information Center;CNIC)代表伴 英幸先生,以下為演講節錄重點。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減少人工輻射,就是要廢核! 


核電廠只要運轉,就會持續放出放射線。在日本,雖然沒有什麼系統性的報告,但根據德國研究組織KiKK於2007年所提出的研究報告顯示,核電廠周遭的兒童,得到白血病的機率卻非常高,這已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此外,目前人類也沒辦法處理高階核廢料。有些高階核廢料半衰期高達百萬年,萬一外洩,結果就是影響後代子孫。


撇開核電廠不談,雖然自然環境中本來就會有一些輻射,但人類經過長久演化,已經適應這些輻射,所以我們思考的方向,就是如何減少人工輻射;對我們來說,答案很簡單,就是要廢核!


福島出了什麼事?


東北大地震時,日本共有11座核能機組在運作中,全部都緊急停止,可惜福島一到四號機組還是出事了。3/12,福島一號機爆炸時的濃煙高達100公尺以上;3/14,福島三號機爆炸時的濃煙更高達400公尺以上,可以想見當時有多少輻射物質飛到高空快速擴散開來。


剛開始時,CNIC以為核電廠發生氫爆,後來一想,氫氣到底是哪來的呢?我們推測,這是因為電塔先因地震倒閉,加上海嘯摧毀了備用柴油發電機,所以高熱機組無法冷卻,冷卻水就因高熱蒸發,燃料棒於是外露,再和水氣互相反應,結果產生氫爆,整個廠區都是高輻射廢氣。


福島核災主因?政府推給海嘯,專家說是地震


日本政府認為,福島核一廠的事故原因,主要是因為海嘯,與地震無關,所以全國各電廠的強化防禦措施,就變成全部都在防範海嘯。問題在於,福島核一廠原本的耐震設計,最高只能防範7.9級地震,但東北地震卻高達9級,所以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加強各核電廠的耐震才對啊!日本政府就是害怕電力公司負擔不了加強防震的費用,所以才把原因推給海嘯。


但福島四號機的設計者田中三彥先生可不這麼想,他看了東電提供的資料之後指出,配管有很高的可能性,在海嘯前就被震壞了,所以事故主因應該是地震而非海嘯。他指出,冷卻水水位在地震後6小時內,一口氣下降了4公尺,大氣壓力也上升了7倍,怎麼想都是配管破裂造成的。我們把這個稱之為「冷卻劑喪失事故」,每個核電廠都有可能發生,其他核電廠的老舊管線,甚至不用等地震來,就有可能自己破裂了。


核電廠後續補救措施 還得等多年才完工 


東電現在用巨大的混凝土將福島一號機組給覆蓋住,避免輻射繼續外洩,但其他三組機組都還沒處理,想等到這三座機組都被覆蓋好,大概還得等三年。此外。輻射廢水也可能污染地下水,這都還要去調查。


另外,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冷卻工程,據說還得等5年才能完工,至於爆炸所造成的輻射鋼筋、瓦礫該怎麼解決,現在也沒人知道。 


輻射區混亂多 日本國土百年淪陷 


日本政府說,福島的輻射外洩量,只有車諾比的1/10,但他卻沒告訴我們,有部分區域的被曝量,事實上和車諾比是一樣的。就拿銫137來說,它的半衰期是30年,所以被銫137污染的區域,要過一百年後,輻射量才會到現在的1/10,也就是說,黃色區域至少超過一百年無法住人了。但問題是,日本政府卻還跟人民說可以回去住。


目前福島核一廠20公里圈內,雖然沒有住人,但管制非常的混亂,至於20~30公里圈內,政府也只要求民眾不要出門,問題那邊是地震重災區,沒水沒電又沒有天然氣,商店的東西在一週內就賣光了,不出門要怎麼活下去?


圖中的藍色區域大概住了150萬人,持續住在那邊,居民的被曝量一定會超過目前每年100毫西弗的標準,問題是,如果全部要撤離,那福島縣的財政將無以為繼。目前的總撤離人數已經高達144,000人了。


日本政府本來公布的輻射安全標準,是每人每年不超過1毫西弗,核災後,他們卻將標準一口氣提高到每年100毫西弗,說這樣是沒問題的。政府一直在福島宣傳輻射影響不大,沒什麼問題,所以大家都沒有採取什麼防範措施。我去那一帶演講了很多次,很多媽媽都會跑來跟我說,她們的小孩過去從來不會流鼻血拉肚子,現在什麼症狀都有了。最新的研究報告則指出,福島兒童的甲狀腺機能已經呈現低下狀態。






日本福島縣銫137污染分佈圖。紅色區域的污染值為每平方公尺高於300萬貝克。黃色區域則介於每平方公尺100萬~300萬貝克。深藍色區域為每平方公尺6萬~10萬貝克,都不適合人類居住。藍色區域(含周圍零星分佈地點)總居住人數約為150萬人。(伴 英幸提供) 


輻射農產品 誰吃了多少不知道 


福島的農作物也都受到污染了。以稻米來說,日本政府新修訂的標準,是500貝克/公斤,但福島的稻米輻射量卻超達620貝克/公斤,消息公布的時候,福島的居民都很驚慌失措。


雖然日本政府有針對農產品訂定一個標準,超過就不準販售,卻沒有告訴大家怎麼銷毀,所以很多人的牛奶就倒掉,蔬菜就放倉庫囤著,這會有什麼影響也都不知道。另外,蔬菜很快就會爛掉,所以囤積比較不用擔心流入市場,但例如馬鈴薯之類,可以長時間囤積的農作物,未來不知道會不會變成加工品流入市面,這就很教人擔心了。


另外,雖然日本政府有訂定農產品限制標準,也有到輻射熱點區域去檢驗,但檢驗工作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到底到完成之前,會有多少輻射農產品流入市場也沒有人知道。 


福島核事故 – 天災?人禍? 


日本政府一直說,福島核災是「無可預料的天災」,但我們認為,這根本就是人禍。


首先,2008年時,東電就有一份報告指出,福島核電廠在近年很可能會受到高達15公尺的海嘯侵襲,事實證明,這和結果沒有太大出入,但這份報告結果連東電社長都知道,卻沒有人採取任何應對措施。


2009年,日本原子力保安院(類似台灣原能會)開會時,也有地質專家說,宮城縣外海每一千年都有可能發生9級以上的地震,而上次發生就是一千年前,但這說法也沒有人理。


換句話說,日本政府有兩次的機會可以防災,並非無可預料,但就是沒有任何人採取動作!


日本政府推算,這次的災難損失金額大約在48~50兆日幣之間,但我個人認為,這是被低估的數字,實際損失金額可能在100兆日幣左右。但即便損失只有50兆日幣,這也已經是日本政府一年的稅收額,所以一切損失都是要全民買單,之後我們可能會面臨加稅問題吧。 


因應核災 緊急修正《日本能源基本對策》 


福島縣議會已經決議,未來要將福島縣內10座核電機組全部廢掉。野田首相也說,今後不會再蓋核電廠。


與此相對的是,本來規定每三年才需要修正一次的《日本能源基本對策》,雖然在去年六月才說為了符合《京都議定書》的減碳標準,所以要增設14座核電機組,現在可能也得修正,未來可能會交付全民討論了。 


史上最大反核力量 單日10萬人走上街頭 


現在日本政府給民眾兩大選項,第一個是全面廢核,第二個就是廢除福島十座機組,但其它持續運轉,包含兩座興建中的機組。(註:分別是完成度達90%的島根與完成度40%的大間)


日本民眾在看到福島的慘狀後,普遍覺得要往廢核的方向走,有許多大組織都已經發出廢核聲明,甚至過去擁核的勞動合作社聯合會,現在也反核了。


今年9/19的東京反核大遊行,吸引了6萬多人參與,是反核史上聲勢最大的一次;若加上全國各地同步遊行的人數,合計則約有10萬人,也是史上第一。現在我們想收集1千萬人連署,這相當於全日本人口的1/10,如果辦得到,那這就是很大的力量。 


2012年6月 日本核電機組全面停機 


日本全國共計有54具核電機組,現在18機已經停止運轉,25機則因為定期檢查的原因停機中,許多地方自治首長希望能制訂新標準檢討電廠,如果不通過,就不讓機組重新運轉。對此,日本政府也打算制訂新標準來因應,但標準制訂大概得要一年的時間,所以到明年6月時,全國54具機組會陸續因為定期檢查的緣故,全面停止運轉。


當然了,有些大企業對此感到很擔心,正在強力抗議中。他們擔心的不是電不夠用,而是怕電價上揚,會增加他們的成本負擔。


為了回應企業反彈聲浪,政府也研擬對電廠進行壓力測試,如果通過測試就可以重新運轉。不過之前提出的測試標準,根本比不上東北大地震的強度,所以許多地方首長並不同意;當然,還是有部分首長點頭了。


短期來說,日本全部的核電機組,將在明年6月的時候全面停機,但要走上全面廢核之路,還得靠全民力量再推動了。




日本核電廠分佈圖。截至2011年11/11為止,受震災海嘯影響與定期停機的核電機組,合計已達43具,2012年6月時,日本全國54具核電機組可能進入全面停機狀態。(伴 英幸提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