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拒擴大大亞灣核電廠核泄應變區被轟


港府拒擴核泄應變區被轟
明報 
12/07/2011


【明報專訊】今年3月,日本地震引發福島泄核事故,令港人憂慮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保安局當時表示會全面檢討相關應變計劃。事隔逾半年,該局承認至今仍未有就大亞灣核事故制定大規模疏散計劃,因認為現行20公里半徑的「緊急應變計劃區」已足夠,毋須擴大。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草菅人命,與環團促請政府把應變計劃區擴至核電廠半徑30公里範圍,並為此範圍內約1000名西貢居民制定疏散或應變計劃。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保安局:應變區較歐美大


面對議員猛轟,保安局官員昨指會再研究議員建議,但強調本港半徑20公里的核事故應變計劃區規模,已較大部分歐美先進國家大,僅遜於匈牙利的30公里。衛生署則透露大亞灣應變計劃下,本港現已儲備了約14萬劑成年人劑量的甲狀腺封閉劑,有需要時可助市民抗輻射。保安局昨於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表示,覆檢後已加強大亞灣應變計劃,若一旦輻射水平升至「預期7天內市民接受輻射劑量會達50毫希沃特」即會觸發應變機制,政府將實施撤離、屏蔽或分發碘片計劃;又會即時全方位監察輻射,並監察水塘、東江水、入口食品輻射水平。保安局又強調,大亞灣50公里內的供港豬肉或豬肉食品,只佔本港入口量約5%,故不會斷糧。


30公里千居民無疏散計劃


不過,保安局副秘書長翁佩雯表示,政府沒有為大亞灣半徑30公里範圍(包括大浪灣、部分萬宜水庫及船灣淡水湖)內的1000名西貢居民作出具體疏散計劃,因已超出政府所訂的半徑20公里「應變計劃區」範圍。多名議員對政府說法強烈不滿,並質疑大亞灣確可能有意外,若連1000人的疏散計劃都沒有,「遇更大型核事故怎辦?」


議員環團批草菅人命


委員會主席涂謹申議員斥責,政府不制定疏散計劃是草菅人命,副主席劉江華議員亦言,政府不能漠視市民的合理擔心。張文光質問政府會否考慮停用核電,環境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吳文傑稱,不少國家於福島事故後重新檢視能源計劃,政府要先了解其他國家的改變。綠色和平則認為,保安局覆檢後仍拒絕把「應變計劃區」擴大至30公里,是自欺欺人及讀死書,因福島核事故顯示,距離核電廠逾20公里的大批居民也要疏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