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2號反應堆輻射過強‧入反應爐8分鐘即死

日本福島2號反應堆輻射過強‧入反應爐8分鐘即死
頭條新聞 
星洲日報/國際
2012-03-28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二號機安全殼內水位僅60公分,東電27日公布以內視鏡拍攝安全殼內的情況,但仍無法釐清破洞位置。另外,東電偵測到二號機輻射劑量相當高。


(日本‧東京28日訊)東京電力公司週二發表調查報告表示,福島核電廠2號反應堆安全殼輻射過強,只要人進入反應爐作業,超過8分鐘即死。據報導,東電首度通過管線輸入了輻射性物質計測儀器,測得安全殼內了每小時有31.1至72.9西弗(Sievert)的強輻射,比平時定期檢查時的爐內輻射量數值高出10萬倍。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停留1分鐘嘔吐


東電稱,這意味著,在這麼高的輻射量之下停留1分鐘,人就會嘔吐。如果停留8分鐘的話,人就會死亡。
檢測也發現,在距安全殼內壁約100公分處,越接近底部則輻射值越大。


對於2號機組安全殼輻射過強,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於熔化的燃料穿透壓力容器,落入了安全殼底部所致。
人類無法進入作業


人類受到7希沃特輻射後1個月內就會死亡,超過20希沃特則在數日內死亡。以2號反應堆目前的輻射水平,人類根本無法入內作業。


東電發言人松本純一說:“將繼續調查並分析輻射分佈情況,就反應堆報廢所需器材展開研討。”
福島核外泄意外已引發公眾核安全的的不信任及關切,自去年發生311福島核災後,日本全國54座核子反應堆紛紛停機進行定期檢查,一年後的今天,現在只剩下北電的泊核電廠3號反應堆仍在運轉,不過,已預定5月初停機檢查。


福島2號反應堆
仍滲出致命輻射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最新的內部調查發現,2號反應堆仍滲出致命的高劑量輻射,持續地灌水也不能讓反應堆冷卻,再次讓人懷疑當局核電廠已穩定的說法。
日本當局在1年後,第二次採用一個配備了小型錄像機、探溫計、輻射量測定器及水測量儀的器材,深入2號反應堆檢測,查驗到的輻射劑量高達致命劑量10倍;並發現反應爐容器內的冷卻水高度只有60公分,遠低於外界預估的10公尺高。


輻射污水流入大海
而廠內工人也透露,遭輻射污染的水又再流出,並已流入大海。
根據已蒐集的資料顯示,去年地震海嘯引發的核災破壞性非常大,東京電力公司必須再研發新的器材及技術,才能處理反應堆內惡劣的情況,但要讓反應堆全面退役恐怕需要數十年的時間。


至於另外2個發生爐心融毀的反應堆,情況可能更加糟糕。至今,只有2號反應堆官方能進行密切檢查。
調查展示的一項錄影短片也顯示,反應堆裡頭的水雖然清澈,但帶有深黃色的沉淀物,相信可能是鏽塊、脫落的漆或灰塵。


儲水槽漏水
包括美聯社在內的海外記者團近日走訪了福島核電廠,負責人當時承認,核電廠已沒法再承受強烈的餘震及海嘯,而控制受污染的水及輻射是當局一項挑戰。輻射水已多次流入大海。
據松本表示,東電工作人員本週再發現儲水槽管線有漏水情況,約有120噸輻射水外流,其中包含80公升高輻射劑量的汙水,恐怕都已流入大海。當局還在調查事件的影響。


海鯰魚染輻射變異
日本男海底拍到怪魚
靜謐的海水中,一條幽藍的海魚正在靜靜游動,遍體濃艷的藍色花紋上間雜著白色的斑紋,偶爾還有些許粉紅點綴,觸鬚上更是布著細小的、珊瑚狀的紅須。一對兒黃澄澄的眼睛周圍,紅黑相間的紋路看上去十分顯眼。


這並不是甚麼新品種的魚類,也不是哪個科幻電影裡特效的產物,而是一隻因核輻射變異的海鯰魚!
日本潛水攝影家鍵井靖章自2011年核泄漏災害後第4周至今,冒著核污染的危險,多次潛入海底拍攝震區的海底世界,用影像記錄著1年來水下所發生的可怖變化,期間拍下了這尾核輻射變異的海鯰魚。


他的照片中,可見汽車倒臥海底,車身變形,被海水腐蝕得銹跡斑斑,倒插在泥濘中的鋼琴已瞧不出原來的形狀,僅黑白琴鍵赫然在目,一片廢墟中,前日本天皇的照片還依稀可辨。不過,這些災後水下的破敗景象,都遠遠不如那條變異的海鯰魚,給人造成的視覺衝擊力大。


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肯‧比塞勒一直負責監測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他在2月21日透露,在距日本30~64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檢測到的輻射物質銫-137濃度是正常值的10~1000倍。而核輻射至少已經隨著海水擴散到了640公里以外的地區,而且仍在向更遠的距離擴散。


【熱點新聞:日本地震核災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