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 - 再見,無核波蘭!
2012/3/21 楊琇羽
鉅亨網
波蘭首座未完工卻已廢棄的核電廠,廠址位於東邊的札爾諾維茨湖附近(Lake Żarnowiec)
去年波蘭政府宣布將興建兩座核能發電廠,首座核電廠預計於 2020 年開始運轉供電,以應付國內高漲的能源需求。然而由於計畫中的核電廠地點靠近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在大約只有幾百公里之遙的德國柏林和布蘭登堡邦都出現反對聲浪。
波蘭已聽膩她深具環保意識德國鄰居的說教,也不平德國在過去數十年享盡具經濟效益核電所帶來的好處之後,現在卻要阻止波蘭發展核電。現在波德在能源發展觀念上的歧異,是否會危及兩國的關係再更進一步?
波蘭目前的電力來源主要來自燃煤火力發電廠,其餘能源供應則仰賴進口,例如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波蘭也是中歐地區少數沒有核能電廠的國家。
波蘭西北邊的小城 Reda 市,市長 Krzemiski 駕駛著他的灰色德國福斯旗艦房車,引領德國《鏡報》記者來到札爾諾維茨湖(Lake Zarnowiec)這一處現在種滿蔬菜的地方。這片土地在共產黨時代原本是要用來興建核能發電廠,而 Reda 市市長 Krzemiski 正是這個核電廠工作團隊的一員,身為工程師的他,指出這項工作其實深具挑戰。
http://easss.com/nuclear
然而隨著 1989 年共產黨政府垮台、新任民主政府上台、加上車諾比事件發生之後,這個核能發電廠建造計畫便告暫停,這一停,就是二十幾年。這座停工的核電廠內的建造材料後來都淪為拍賣市場的物件,核子反應爐最後也送去芬蘭。
現在情況因波蘭經濟蓬勃發展而有了改變。波蘭已從 1990 年代貧困交加的共產國家身份脫離,轉型成為新興民主國,現在更是歐盟地區內影響力愈來愈高的成員國。波蘭經濟發展飛快,電力需求恐急,也就是這個理由, Krzemiski 市長認為現正是重拾核電夢的時機,而築夢地點可能正是他過去服務的地方─札爾諾維茨湖核電廠舊址。
Krzemiski 表示:「現在國內煤礦即將用鑿,而風力發電在波蘭的實踐困難度高,因為這裏風不是很強,另外這裏太陽照射時間不長,太陽能發電根本是奢侈的計畫。現在,波蘭正需要的是核能發電!」
現實生活當中,波蘭的核電夢引來其西邊鄰國的強烈反對。另外現在的時機也格外尷尬,因為過去波德歷史宿仇深,現在兩國關係走到難得的溫暖融洽。德國對於波蘭的核電發展計畫反彈甚大,國內國會議員及政治人物紛紛站出來表達反對,呼籲波蘭堅守無核家園的立場。
尤其在去年 3 月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德國全國上下一致反對核能發電,更要求波蘭也不要有發展核電的念頭,但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無動於衷,上周更不客氣地說:「別國不發展核電,那是他們家的事!」
上周,波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Waldemar Pawlak 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訪問時指出,政府的決定早已做成且無法改變。波蘭國營能源公司 PGE 預計要興建兩座核子反應爐,其中一座極可能座落在舊核電廠廠址札爾諾維茨湖附近。
現在波德兩國除了在核電問題立場上不一致外,頁岩氣的開發也是兩國爭議焦點。地理學家過去發現在波蘭西北邊的 Pomerania 與 Kashubia 地區下方蘊藏豐富的頁岩氣,波蘭外交部長也因此把自己的國家比喻成為東歐的挪威,代表波蘭堪稱是東歐能源蘊藏豐富的國家。
然而問題又來了,德國環保團體要求波蘭勿以發掘到此天然資源為樂。歐洲議會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議員,同時也是環境專家的 Jo Leinen 便呼籲歐盟政府針對區域內天然氣開採設定嚴格的標準,因為開採頁岩氣的方式包括要注入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至地底下方的岩石,以便吸取氣體,然而這個動作有可能讓該化學物質滲入到地下水當中,污染水質。
波蘭駐德大使 Janusz Reiter 擅於觀察與掌握德波之間關係以達到兩國良好互動,但是這回他也擔心核電與頁岩氣開發會加深兩國過去對彼此間的負面印象,進一步傷害兩國間好不容易修復的關係。Reiter 指出,能源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政治議題,對許多德國環保人士來說,人類的生存攸關重要,勝過經濟開發。
就波蘭民眾的立場而言,他們拒絕聽到別的國家人民對他們說教,尤其是德國人。波蘭人民深知國家正在經歷轉型過程,如果沒有核能來支援發展中所需的充沛電力,他們擔心國家無法達到如西歐人民般的生活水平。
波蘭經濟部的核能辦公室位於華沙的 Three Crosses 廣場,核能辦公室主任 Zbigniew Kubacki 近日接受德國《鏡報》的訪問,訪問地點是在辦公室的一處會議室,會議室牆上什麼裝飾都沒有,只有一張波蘭地圖,上頭標註波蘭周遭的鄰國都有核能發電廠。
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上的國家有核能、波羅的海國家有核能、捷克、烏克蘭、以及德國,大家都有核能發電廠。至於東邊的斯洛伐克,甚至是白俄羅斯等國,都計劃在近期興建新的核子反應爐。唯獨波蘭,在這場核能發電活動中缺席。
核能辦公室主任 Kubacki 指出,波蘭的能源消費量年成長率達到 4%,與其經濟成長率成長步調一致。波蘭的褐煤目前為國內發電的主要來源,佔國內電力供應的 90% 左右。然而煤炭火力發電的發展遭遇到困境,因身為歐盟成員國,波蘭有減碳的義務,並促進國家能源發展多樣化的目標。在這個前提下,核能發電似乎是不得不的選擇。
Kubacki 接著補充,華沙不計代價地支持一個再生能源的政策。然而再生能源已無法滿足國內用電的需求,波蘭政府將會採購最先進、最安全的核子反應爐,並以最高標準來發展與監督國內核能發電活動。但他也承認現階段波蘭無人能夠提出解決核廢料的最好辦法,尤其是大家知道核廢料的幅射會持續數千年,所以這是目前最棘手的問題。
Kubacki 也不諱言告知記者,在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國內的民調顯示支持核能發電民眾的比率已跌至 5 成以下。
即使民調支持率不再過半,日本福島核災變似乎並沒有對波蘭政府的核電廠發展計畫產生重大影響。主張發展核電的波蘭能源工業認為,增加核電供應可助波蘭降低因大量使用燃煤而產生的廢氣,同時也可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最近 Kubacki 的辦公室收到高達 2500 封來自德國的抗議信件,後來他們得知這是德國國內幾個環保團體在他們的網站刊登訊息,提供範本指導民眾如何寫信到波蘭表達對核能發電深沉的抗議。Kubacki 很有風度的指出,他們很重視這些來信與批評。
波蘭正衝刺經濟發展,電力需求愈來愈高,國內火力發電除了不符歐盟環保目標,另外國內燃煤產量也在減少中,核電因此被國內多數民眾認為是最好的選項。
即使近年波蘭國內經濟發展成功,多數波蘭人仍不希望德國人還是把這個國家視為次等公民,所以在核能發電振興經濟的立場上頗為堅定。
部份波蘭人則對於德國人抗議波蘭發展核電一事感到不悅,尤其是當德國與俄羅斯人在能源貿易站在同一陣線之際,這會讓他們想起在 7 年前柏林與莫斯科共同決定要打造一條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管線,卻刻意繞過波蘭。
德國總理梅克爾不認為建造海底天然氣管線一事需事先徵詢波蘭政府的意見,這讓波蘭人感到相當不受尊重。所以,面對德國人反對波蘭開發境內的頁岩氣,波蘭人則是大聲說不。
波蘭北部城市格但斯克(Gdansk)裏一個名為 Krokowa 的村莊,這個地方過去曾一度被德國人佔領統治。村長 Henryk Doering 表示,他們現在無法理解德國佬在想什麼。該地一向給予德國人很大的禮遇,他讓德國人可在這個地方蓋學校,畢竟,他們曾有過一段德國歷史。
在頁岩氣開發案一事後,村長 Doering 表示他們對德國的包容己到極限。自從波蘭西北邊,包含這個村莊在內,發現蘊含豐富頁岩氣後,他們對於邊境德國環保人士的反對便不再給予回應,也拒絕讓步。Doering 表示,國營天然氣開發公司已在他們的村莊安置兩座鑽探器,也探測到天然氣,現在地方希望在未來 2 年可以達到大量開發的程度。
波蘭目前國內天然氣主要供應商為俄國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該公司的天然氣供應佔國內總供應量的三分之二,然而俄氣公司的供應價格卻來得比其供應給西歐國家還來得高,這令其相當不滿。
波蘭向俄氣公司採購天然氣價格為每 1000 立方英呎 500 美元(375 歐元),然而其餘歐洲國家同樣的單位僅需支付 300 美元。對此價格歧視,波蘭已向斯德哥爾摩國際商會仲裁院提告,控俄羅斯的差別訂價行為。Doering 直言道:「在能源開發腳步上,為了國家尊嚴和經濟發展,這裏的人不會讓步。」
2012/3/21 楊琇羽
鉅亨網
波蘭首座未完工卻已廢棄的核電廠,廠址位於東邊的札爾諾維茨湖附近(Lake Żarnowiec)
去年波蘭政府宣布將興建兩座核能發電廠,首座核電廠預計於 2020 年開始運轉供電,以應付國內高漲的能源需求。然而由於計畫中的核電廠地點靠近與德國接壤的邊界,在大約只有幾百公里之遙的德國柏林和布蘭登堡邦都出現反對聲浪。
波蘭已聽膩她深具環保意識德國鄰居的說教,也不平德國在過去數十年享盡具經濟效益核電所帶來的好處之後,現在卻要阻止波蘭發展核電。現在波德在能源發展觀念上的歧異,是否會危及兩國的關係再更進一步?
波蘭目前的電力來源主要來自燃煤火力發電廠,其餘能源供應則仰賴進口,例如自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波蘭也是中歐地區少數沒有核能電廠的國家。
波蘭西北邊的小城 Reda 市,市長 Krzemiski 駕駛著他的灰色德國福斯旗艦房車,引領德國《鏡報》記者來到札爾諾維茨湖(Lake Zarnowiec)這一處現在種滿蔬菜的地方。這片土地在共產黨時代原本是要用來興建核能發電廠,而 Reda 市市長 Krzemiski 正是這個核電廠工作團隊的一員,身為工程師的他,指出這項工作其實深具挑戰。
http://easss.com/nuclear
然而隨著 1989 年共產黨政府垮台、新任民主政府上台、加上車諾比事件發生之後,這個核能發電廠建造計畫便告暫停,這一停,就是二十幾年。這座停工的核電廠內的建造材料後來都淪為拍賣市場的物件,核子反應爐最後也送去芬蘭。
現在情況因波蘭經濟蓬勃發展而有了改變。波蘭已從 1990 年代貧困交加的共產國家身份脫離,轉型成為新興民主國,現在更是歐盟地區內影響力愈來愈高的成員國。波蘭經濟發展飛快,電力需求恐急,也就是這個理由, Krzemiski 市長認為現正是重拾核電夢的時機,而築夢地點可能正是他過去服務的地方─札爾諾維茨湖核電廠舊址。
Krzemiski 表示:「現在國內煤礦即將用鑿,而風力發電在波蘭的實踐困難度高,因為這裏風不是很強,另外這裏太陽照射時間不長,太陽能發電根本是奢侈的計畫。現在,波蘭正需要的是核能發電!」
現實生活當中,波蘭的核電夢引來其西邊鄰國的強烈反對。另外現在的時機也格外尷尬,因為過去波德歷史宿仇深,現在兩國關係走到難得的溫暖融洽。德國對於波蘭的核電發展計畫反彈甚大,國內國會議員及政治人物紛紛站出來表達反對,呼籲波蘭堅守無核家園的立場。
尤其在去年 3 月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德國全國上下一致反對核能發電,更要求波蘭也不要有發展核電的念頭,但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無動於衷,上周更不客氣地說:「別國不發展核電,那是他們家的事!」
上周,波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Waldemar Pawlak 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訪問時指出,政府的決定早已做成且無法改變。波蘭國營能源公司 PGE 預計要興建兩座核子反應爐,其中一座極可能座落在舊核電廠廠址札爾諾維茨湖附近。
現在波德兩國除了在核電問題立場上不一致外,頁岩氣的開發也是兩國爭議焦點。地理學家過去發現在波蘭西北邊的 Pomerania 與 Kashubia 地區下方蘊藏豐富的頁岩氣,波蘭外交部長也因此把自己的國家比喻成為東歐的挪威,代表波蘭堪稱是東歐能源蘊藏豐富的國家。
然而問題又來了,德國環保團體要求波蘭勿以發掘到此天然資源為樂。歐洲議會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議員,同時也是環境專家的 Jo Leinen 便呼籲歐盟政府針對區域內天然氣開採設定嚴格的標準,因為開採頁岩氣的方式包括要注入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至地底下方的岩石,以便吸取氣體,然而這個動作有可能讓該化學物質滲入到地下水當中,污染水質。
波蘭駐德大使 Janusz Reiter 擅於觀察與掌握德波之間關係以達到兩國良好互動,但是這回他也擔心核電與頁岩氣開發會加深兩國過去對彼此間的負面印象,進一步傷害兩國間好不容易修復的關係。Reiter 指出,能源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政治議題,對許多德國環保人士來說,人類的生存攸關重要,勝過經濟開發。
就波蘭民眾的立場而言,他們拒絕聽到別的國家人民對他們說教,尤其是德國人。波蘭人民深知國家正在經歷轉型過程,如果沒有核能來支援發展中所需的充沛電力,他們擔心國家無法達到如西歐人民般的生活水平。
波蘭經濟部的核能辦公室位於華沙的 Three Crosses 廣場,核能辦公室主任 Zbigniew Kubacki 近日接受德國《鏡報》的訪問,訪問地點是在辦公室的一處會議室,會議室牆上什麼裝飾都沒有,只有一張波蘭地圖,上頭標註波蘭周遭的鄰國都有核能發電廠。
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上的國家有核能、波羅的海國家有核能、捷克、烏克蘭、以及德國,大家都有核能發電廠。至於東邊的斯洛伐克,甚至是白俄羅斯等國,都計劃在近期興建新的核子反應爐。唯獨波蘭,在這場核能發電活動中缺席。
核能辦公室主任 Kubacki 指出,波蘭的能源消費量年成長率達到 4%,與其經濟成長率成長步調一致。波蘭的褐煤目前為國內發電的主要來源,佔國內電力供應的 90% 左右。然而煤炭火力發電的發展遭遇到困境,因身為歐盟成員國,波蘭有減碳的義務,並促進國家能源發展多樣化的目標。在這個前提下,核能發電似乎是不得不的選擇。
Kubacki 接著補充,華沙不計代價地支持一個再生能源的政策。然而再生能源已無法滿足國內用電的需求,波蘭政府將會採購最先進、最安全的核子反應爐,並以最高標準來發展與監督國內核能發電活動。但他也承認現階段波蘭無人能夠提出解決核廢料的最好辦法,尤其是大家知道核廢料的幅射會持續數千年,所以這是目前最棘手的問題。
Kubacki 也不諱言告知記者,在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國內的民調顯示支持核能發電民眾的比率已跌至 5 成以下。
即使民調支持率不再過半,日本福島核災變似乎並沒有對波蘭政府的核電廠發展計畫產生重大影響。主張發展核電的波蘭能源工業認為,增加核電供應可助波蘭降低因大量使用燃煤而產生的廢氣,同時也可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
最近 Kubacki 的辦公室收到高達 2500 封來自德國的抗議信件,後來他們得知這是德國國內幾個環保團體在他們的網站刊登訊息,提供範本指導民眾如何寫信到波蘭表達對核能發電深沉的抗議。Kubacki 很有風度的指出,他們很重視這些來信與批評。
波蘭正衝刺經濟發展,電力需求愈來愈高,國內火力發電除了不符歐盟環保目標,另外國內燃煤產量也在減少中,核電因此被國內多數民眾認為是最好的選項。
即使近年波蘭國內經濟發展成功,多數波蘭人仍不希望德國人還是把這個國家視為次等公民,所以在核能發電振興經濟的立場上頗為堅定。
部份波蘭人則對於德國人抗議波蘭發展核電一事感到不悅,尤其是當德國與俄羅斯人在能源貿易站在同一陣線之際,這會讓他們想起在 7 年前柏林與莫斯科共同決定要打造一條波羅的海海底天然氣管線,卻刻意繞過波蘭。
德國總理梅克爾不認為建造海底天然氣管線一事需事先徵詢波蘭政府的意見,這讓波蘭人感到相當不受尊重。所以,面對德國人反對波蘭開發境內的頁岩氣,波蘭人則是大聲說不。
波蘭北部城市格但斯克(Gdansk)裏一個名為 Krokowa 的村莊,這個地方過去曾一度被德國人佔領統治。村長 Henryk Doering 表示,他們現在無法理解德國佬在想什麼。該地一向給予德國人很大的禮遇,他讓德國人可在這個地方蓋學校,畢竟,他們曾有過一段德國歷史。
在頁岩氣開發案一事後,村長 Doering 表示他們對德國的包容己到極限。自從波蘭西北邊,包含這個村莊在內,發現蘊含豐富頁岩氣後,他們對於邊境德國環保人士的反對便不再給予回應,也拒絕讓步。Doering 表示,國營天然氣開發公司已在他們的村莊安置兩座鑽探器,也探測到天然氣,現在地方希望在未來 2 年可以達到大量開發的程度。
波蘭目前國內天然氣主要供應商為俄國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該公司的天然氣供應佔國內總供應量的三分之二,然而俄氣公司的供應價格卻來得比其供應給西歐國家還來得高,這令其相當不滿。
波蘭向俄氣公司採購天然氣價格為每 1000 立方英呎 500 美元(375 歐元),然而其餘歐洲國家同樣的單位僅需支付 300 美元。對此價格歧視,波蘭已向斯德哥爾摩國際商會仲裁院提告,控俄羅斯的差別訂價行為。Doering 直言道:「在能源開發腳步上,為了國家尊嚴和經濟發展,這裏的人不會讓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