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也要核廢料啊!」
◎文/洪申翰(反核小組成員)
綠萌期刊 | 2009-04-17
2009春季號
反核專題
核廢料這個天大的燙手山芋究竟會花落誰家,永遠的住下?
這可能將是幾個莫名被台電公司點指到的鄉縣未來一年會吵得沸沸揚揚的難題。經濟部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小組在2006年公告了選址計畫條例,又在去年(2008)自個兒選出了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三地作為潛在場址,然後就熱撲撲展開敦親睦鄰的工作了。
台電挑明的向這些地方說,如果乖乖通過公投而獲選最終場址,將能得到最高五十億的回饋金,對地方的發展大有助益。
仔細一看,這份不知依何判斷而決定的候選名單,果然都是長期在資源分配上受到冷落、「發展」滯慢的地區。這樣我們就有些明白了,也不得不佩服台電手段的高明。
對這些人口稀少、長期資源不足的鄉鎮打著「協助地方發展」之名,實際上是用重金買下這些地方世世代代的污染權,輔以看似民主形式的地方公投,多麼巧妙的完美策略。
「我們台電對你們實在深感抱歉,所以我們準備了優渥的回饋金作為報酬,況且,這是你們決定的,不是我們強迫的喔!」就像是個大方又體貼的大善人,還能將所有責任瞬間卸下,一舉數得。
這對地方來說確實是個相當大的誘惑,從陸陸續續幾則新聞中也能窺知矛盾的尖銳。但是高污染資本以「繁榮地方」的說詞要資源分配相對弱勢的地區讓出土地、環境和住民健康,其實在台灣早就見怪不怪了,不過就是這二三十年來上演的「經濟V.S.環境」的老掉牙劇碼?真的只是這樣嗎?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核廢料將「花落誰家」?
屏東旭海村當地居民口中的阿朗壹古道起點
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市場邏輯:使用者付費,平常都正義凜然的「鞭打」弱勢者的福利政策,怎麼在這裡好像就通通不見了?
電力資源的使用,該負擔的不應該只是電費而已,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環境成本,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若以目前能源使用的現況來說,高度現代化發展地區用以維持生活品質和經濟獲益的使用電量,不知是這幾個候選鄉鎮的千倍萬倍,但在舒爽的資源利用後,卻要把同時產出的廢棄物--這裡可是天殺的致命核廢料阿,含混地往平常都分不到好處的偏遠地方送?
如此多重不對等的邏輯,凸顯的不只是弱勢地區待宰的悲哀處境,更清楚的明示:核廢料人人懼怕,沒人敢要。
所以我們想問,如果這一事實是這樣的顯著明白,那為何我們還要蒙起眼睛去運轉核能、使用核電,等到我們無法面對的核廢料真實的產出在眼前時,再草草的拿一筆高額的遮羞金來弭平一切,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身為一個台北松山信義區的住民,在現今的選址條例和地方公投法下,我沒有權力替這些候選地方決定什麼,不過,我希望可以呼籲我所在的區長、里長馬上向台電提出申請成為「核廢自願性場址」,如此才符合每次一要漲電費經濟部長就說得鏗鏘有力的「使用者付費原則」;而且,為了讓這個精神真正落實又不打腫臉充胖子,我建議只要拿和用電量相同比例的核廢料就可以了,冤有頭債有主,別讓人說我們只是意氣地逞英雄才好。
況且,如果照台電的利誘說法,只要讓他們的專家進來探勘地質水文就可以先拿三千萬「繁榮」一下,想到這裡,就覺得「我家也要核廢料」其實沒那麼難說出口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個弭平城鄉差距的大好機會,我在旁邊插什麼花?我想說,如果我們英明有為的政府真的想為長期資源不均而產生的城鄉差距做點什麼,其實直接多花點心在這些地方上,多照顧他們就可以了,不須要藉這種「因為你願意為我擋死」的名目來大發慈悲。
事實上,讓我比較頭痛的是怎麼說服我的父母和鄰居,要他們願意在我們這兒擺上幾桶核廢料,和輻射線為鄰。但也有可能是我多慮了,台電口中的核廢都是這麼安全無害,拿幾份他們精美的文宣去跟我親愛的爸媽說,我想應該就沒問題了,「我家也要核廢料阿!」
◎文/洪申翰(反核小組成員)
綠萌期刊 | 2009-04-17
2009春季號
反核專題
核廢料這個天大的燙手山芋究竟會花落誰家,永遠的住下?
這可能將是幾個莫名被台電公司點指到的鄉縣未來一年會吵得沸沸揚揚的難題。經濟部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小組在2006年公告了選址計畫條例,又在去年(2008)自個兒選出了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三地作為潛在場址,然後就熱撲撲展開敦親睦鄰的工作了。
台電挑明的向這些地方說,如果乖乖通過公投而獲選最終場址,將能得到最高五十億的回饋金,對地方的發展大有助益。
仔細一看,這份不知依何判斷而決定的候選名單,果然都是長期在資源分配上受到冷落、「發展」滯慢的地區。這樣我們就有些明白了,也不得不佩服台電手段的高明。
對這些人口稀少、長期資源不足的鄉鎮打著「協助地方發展」之名,實際上是用重金買下這些地方世世代代的污染權,輔以看似民主形式的地方公投,多麼巧妙的完美策略。
「我們台電對你們實在深感抱歉,所以我們準備了優渥的回饋金作為報酬,況且,這是你們決定的,不是我們強迫的喔!」就像是個大方又體貼的大善人,還能將所有責任瞬間卸下,一舉數得。
這對地方來說確實是個相當大的誘惑,從陸陸續續幾則新聞中也能窺知矛盾的尖銳。但是高污染資本以「繁榮地方」的說詞要資源分配相對弱勢的地區讓出土地、環境和住民健康,其實在台灣早就見怪不怪了,不過就是這二三十年來上演的「經濟V.S.環境」的老掉牙劇碼?真的只是這樣嗎?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核廢料將「花落誰家」?
屏東旭海村當地居民口中的阿朗壹古道起點
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市場邏輯:使用者付費,平常都正義凜然的「鞭打」弱勢者的福利政策,怎麼在這裡好像就通通不見了?
電力資源的使用,該負擔的不應該只是電費而已,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環境成本,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若以目前能源使用的現況來說,高度現代化發展地區用以維持生活品質和經濟獲益的使用電量,不知是這幾個候選鄉鎮的千倍萬倍,但在舒爽的資源利用後,卻要把同時產出的廢棄物--這裡可是天殺的致命核廢料阿,含混地往平常都分不到好處的偏遠地方送?
如此多重不對等的邏輯,凸顯的不只是弱勢地區待宰的悲哀處境,更清楚的明示:核廢料人人懼怕,沒人敢要。
所以我們想問,如果這一事實是這樣的顯著明白,那為何我們還要蒙起眼睛去運轉核能、使用核電,等到我們無法面對的核廢料真實的產出在眼前時,再草草的拿一筆高額的遮羞金來弭平一切,好像什麼都沒發生。
身為一個台北松山信義區的住民,在現今的選址條例和地方公投法下,我沒有權力替這些候選地方決定什麼,不過,我希望可以呼籲我所在的區長、里長馬上向台電提出申請成為「核廢自願性場址」,如此才符合每次一要漲電費經濟部長就說得鏗鏘有力的「使用者付費原則」;而且,為了讓這個精神真正落實又不打腫臉充胖子,我建議只要拿和用電量相同比例的核廢料就可以了,冤有頭債有主,別讓人說我們只是意氣地逞英雄才好。
況且,如果照台電的利誘說法,只要讓他們的專家進來探勘地質水文就可以先拿三千萬「繁榮」一下,想到這裡,就覺得「我家也要核廢料」其實沒那麼難說出口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個弭平城鄉差距的大好機會,我在旁邊插什麼花?我想說,如果我們英明有為的政府真的想為長期資源不均而產生的城鄉差距做點什麼,其實直接多花點心在這些地方上,多照顧他們就可以了,不須要藉這種「因為你願意為我擋死」的名目來大發慈悲。
事實上,讓我比較頭痛的是怎麼說服我的父母和鄰居,要他們願意在我們這兒擺上幾桶核廢料,和輻射線為鄰。但也有可能是我多慮了,台電口中的核廢都是這麼安全無害,拿幾份他們精美的文宣去跟我親愛的爸媽說,我想應該就沒問題了,「我家也要核廢料阿!」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