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欲建核電廠 選址西江上游引爭議
第一財經日報
2012-3-20
[內陸省份要建核電站,“鄰居”有意見,這種事情并非首次發生
“鄰居”們提反對意見,這其中折射出對內陸地區建核電站安全性的種種擔憂]
廣西要建核電廠,這看起來似乎不關廣東的事。但近日,廣西貴港市平南縣要建核電廠一事一經報導,就遭到廣東各界人士反對。原因在於,該核電廠的選址緊鄰作為西江上游的潯江,而西江是珠三角最重要的水源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致電中電投廣西核電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尚處在規劃階段,還未獲得國家的批準,“我們在等國家政策”,并表示“不便多談”。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據中電投廣西核電有限公司網站介紹,該公司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二級單位,於2008年4月3日在南寧市注冊成立,負責廣西白龍核電項目和廣西桂東(平南)核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廣西桂東(平南)核電項目“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工程總投資預計700億元”。
環評考量不足?
根據一份2010年12月在《廣西日報》上刊登的《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公眾參與信息公告(第二號)》(下稱“二號公告”),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選址於貴港市平南縣丹竹鎮,位於潯江(西江上游)左岸,屬內陸廠址。距平南縣縣政府駐地平南鎮約20公里,距貴港市約100公里,距南寧市約230公里,距廣西與廣東的省界的最近距離約85公里。
在二號公告中,僅提到半徑80公里內的人口分布情況和半徑15公里內的企業、交通、文化設施等情況,廣東沒有被納入考量范圍。
廣東省江門市人大代表、廣東江達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中強先在媒體上呼吁公眾關注此事。他認為,環評報告沒有將下游廣東納入考量范圍,非常不合理。
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也於3月15日撰文“投反對票”。他說,西江下游是珠三角地區,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也是我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這個地區如果受到上游核泄漏的影響,損失巨大就不是日本福島核泄漏可以比擬的。”
王則楚認為,廣東省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到桂東(平南)核電站的選址工作中,對桂東(平南)核電站的選址,向中央提出“不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東官方態度如何?本報記者致電廣東省環保廳,環保廳人士未作出明確答復,僅表示過幾日記者招待會上再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環評的范圍僅代表核電相對安全的緩沖距離,但符合這個環評標準也并不能確保不出事故。“出小事故,(環評范圍)80公里就夠了,出了大事,200公里都不夠啊。”
我國從去年9月1日開始實行《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國標GB6249-2011)》,對選址有具體的規定,包括核動力廠“應避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在二號公告中,多處出現“選址瀕臨潯江”,但并未對是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說明。
二號公告顯示,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一期工程初步計劃於2013年底開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建設總工期為56個月。第一臺機組於2018年4月建成投產,第二臺機組與第一臺機組間隔10個月,第二臺機組於2019年2月投入商業運行。“2臺AP1000核電機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對潯江中水生生物造成的輻射影響甚微,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到目前為止,記者并未獲得該項目獲批的消息。
內陸建核電站爭議
內陸省份要建核電站,“鄰居”有意見,這種事情并非首次發生。今年2月,安徽就對“隔壁鄰居”江西開展的彭澤核電廠項目建設頗有異議。
安徽望江縣發了一份《關於請求停止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建設的報告》(下稱《報告》)給安徽省發改委能源局。該《報告》直指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在選址評估、環境影響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而彭澤縣核電辦人士則對望江縣《報告》中涉及的問題予以否認。
“鄰居”們提反對意見,這其中折射出對內陸地區建核電站安全性的種種擔憂。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提出,中國內陸必須要發展核電。因為內陸,尤其是華中地區,即湖北、湖南、江西的一次能源匱乏,市場需求旺盛,能源結構不合理,迫切需要發展核電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王炳華透露,我國會在今年或更早些時候恢復核電項目審批。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則表示堅決反對在內陸地區建造核電站。除了對華中地區“一次能源匱乏”的說法進行否認外,何祚庥還指出,核電站建在海邊,除了便於取得冷卻水源外,而且萬一出現核事故,還有可能將放射性廢水向大海排放。
林伯強對本報表示,很多國家的核電站都是建在內地,但我國有人口密集的特點,假如內地有足夠的空間,還是可以考慮的,前提是是否屬水源地、地震區等做全盤慎重調研和考慮。
林伯強還說,發展核能是為了滿足電力供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現在對核能進行反思,但反思不等於不做。我國現在處於觀察和進展比較緩慢的階段。“看國際大環境。很難想象中國低碳發展不需要核電。”
第一財經日報
2012-3-20
[內陸省份要建核電站,“鄰居”有意見,這種事情并非首次發生
“鄰居”們提反對意見,這其中折射出對內陸地區建核電站安全性的種種擔憂]
廣西要建核電廠,這看起來似乎不關廣東的事。但近日,廣西貴港市平南縣要建核電廠一事一經報導,就遭到廣東各界人士反對。原因在於,該核電廠的選址緊鄰作為西江上游的潯江,而西江是珠三角最重要的水源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致電中電投廣西核電有限公司,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該項目尚處在規劃階段,還未獲得國家的批準,“我們在等國家政策”,并表示“不便多談”。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據中電投廣西核電有限公司網站介紹,該公司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的二級單位,於2008年4月3日在南寧市注冊成立,負責廣西白龍核電項目和廣西桂東(平南)核電項目的前期準備、建設、運營和管理工作。廣西桂東(平南)核電項目“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工程總投資預計700億元”。
環評考量不足?
根據一份2010年12月在《廣西日報》上刊登的《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選址階段)公眾參與信息公告(第二號)》(下稱“二號公告”),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選址於貴港市平南縣丹竹鎮,位於潯江(西江上游)左岸,屬內陸廠址。距平南縣縣政府駐地平南鎮約20公里,距貴港市約100公里,距南寧市約230公里,距廣西與廣東的省界的最近距離約85公里。
在二號公告中,僅提到半徑80公里內的人口分布情況和半徑15公里內的企業、交通、文化設施等情況,廣東沒有被納入考量范圍。
廣東省江門市人大代表、廣東江達律師事務所主任張中強先在媒體上呼吁公眾關注此事。他認為,環評報告沒有將下游廣東納入考量范圍,非常不合理。
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也於3月15日撰文“投反對票”。他說,西江下游是珠三角地區,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也是我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之一。“這個地區如果受到上游核泄漏的影響,損失巨大就不是日本福島核泄漏可以比擬的。”
王則楚認為,廣東省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到桂東(平南)核電站的選址工作中,對桂東(平南)核電站的選址,向中央提出“不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東官方態度如何?本報記者致電廣東省環保廳,環保廳人士未作出明確答復,僅表示過幾日記者招待會上再說。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環評的范圍僅代表核電相對安全的緩沖距離,但符合這個環評標準也并不能確保不出事故。“出小事故,(環評范圍)80公里就夠了,出了大事,200公里都不夠啊。”
我國從去年9月1日開始實行《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國標GB6249-2011)》,對選址有具體的規定,包括核動力廠“應避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在二號公告中,多處出現“選址瀕臨潯江”,但并未對是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說明。
二號公告顯示,廣西桂東(平南)核電廠一期工程初步計劃於2013年底開工澆灌第一罐混凝土,建設總工期為56個月。第一臺機組於2018年4月建成投產,第二臺機組與第一臺機組間隔10個月,第二臺機組於2019年2月投入商業運行。“2臺AP1000核電機組液體放射性流出物對潯江中水生生物造成的輻射影響甚微,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
到目前為止,記者并未獲得該項目獲批的消息。
內陸建核電站爭議
內陸省份要建核電站,“鄰居”有意見,這種事情并非首次發生。今年2月,安徽就對“隔壁鄰居”江西開展的彭澤核電廠項目建設頗有異議。
安徽望江縣發了一份《關於請求停止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建設的報告》(下稱《報告》)給安徽省發改委能源局。該《報告》直指江西彭澤核電廠項目在選址評估、環境影響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而彭澤縣核電辦人士則對望江縣《報告》中涉及的問題予以否認。
“鄰居”們提反對意見,這其中折射出對內陸地區建核電站安全性的種種擔憂。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提出,中國內陸必須要發展核電。因為內陸,尤其是華中地區,即湖北、湖南、江西的一次能源匱乏,市場需求旺盛,能源結構不合理,迫切需要發展核電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王炳華透露,我國會在今年或更早些時候恢復核電項目審批。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則表示堅決反對在內陸地區建造核電站。除了對華中地區“一次能源匱乏”的說法進行否認外,何祚庥還指出,核電站建在海邊,除了便於取得冷卻水源外,而且萬一出現核事故,還有可能將放射性廢水向大海排放。
林伯強對本報表示,很多國家的核電站都是建在內地,但我國有人口密集的特點,假如內地有足夠的空間,還是可以考慮的,前提是是否屬水源地、地震區等做全盤慎重調研和考慮。
林伯強還說,發展核能是為了滿足電力供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現在對核能進行反思,但反思不等於不做。我國現在處於觀察和進展比較緩慢的階段。“看國際大環境。很難想象中國低碳發展不需要核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