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輻射的背景水平應是零 The background level of MAN-MADE Radiation is ZERO
3/15/2012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德國的 Wolfgang Pomrehn訪問加拿大 Gordon Edwards 博士:
「到處都是輻射」,人造輻射就可以接受了嗎?
Wolfgang Pomrehn 是德國資深獨立記者
Gordon Edwards 是「加拿大核責任聯盟」主席
人造輻射的背景水平應是零 Man-made vs background radiation
W: 香港政府告訴大眾有很多背景輻射,背景輻射與核電廠的輻射有甚麼不同呢?
G: 當然是有背景輻射的,泥土中也有輻射,在香港有很多花崗岩,會發放出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線,伽瑪射線像X光,只是比X光更強力,它們的確會破壞細胞,影響健康,這些射線不是無害的,所以他們討論背景輻射,因為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背景輻射增加了,就會引致更多癌症和其他公眾健康問題。
核電廠輻射的最大問題是,它製造大量的輻射物質,上百種自然界本來沒有的物質,而這些核反應爐製造出來的物質,一般來說比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質強力數百萬倍,而且不只發放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線,還釋放阿爾法和貝他輻射。自然界中也有釋放阿爾法和貝他輻射,但如果發生像福島這樣的核電廠意外,這些輻射物質就大量釋放到環境中循環不息,進入食物鏈,進入泥土,進入動物體內,人們進食這些動物,或飲污染了的水,或吸入污染了的空氣,輻射就進入人體。上百種的輻射物質,各自透過不同途徑進入各種器官。
舉例說,碘-131,福島事故後我們常常聽說的,其實所有核反應爐都製造碘-131,它進入人體後會積聚在甲狀腺,自然界根本沒有一樣輻射物質會這樣積聚在人體甲狀腺,碘-131是人造的,而且專門積聚在甲狀腺引發疾病,不只是甲狀腺癌,對正在發育的幼童,由於甲狀腺被抑制了,兒童會產生智障、身體及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甲狀腺被輻射干擾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在香港,根本不應該有碘-131,它只會來自核爆或發生意外的核反應爐。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也有銫-137。碘-131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銫-137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鈈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這些輻射物質絕對不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它們來自核爆或核反應爐,來自鈾粒子的分裂,它將大量前所未有的輻射物釋放到我們的環境中。
妄說「輻射物質存在於自然中」,就等於說「化學物質存在於自然中,我們毋須擔心」,但事實上有些化學物是值得擔心的,是很能夠傷害我們的。
W: 我們在1986年經歷了切爾諾貝爾核災,你可以說明一下發生了甚麼事,對歐洲和加拿大有甚麼影響?
G: 切爾諾貝爾核廠爆炸,石墨火將這些輻射物質噴射到空氣中,在地球上不同時間依著不同風向擴散到遠處,擴散軌跡可參考www.ccnr.org。風很多時候向北和西吹去,所以白俄羅斯人承受了很多的銫-137。英國也是,其中一個例子,是北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牧羊者,二十五年後,直至幾年前,還是賣不出他們的羊,因為羊肉的銫含量很高,羊吃草,而那裏的草吸收了空氣中的銫。
另一個例子是加拿大,輻射性銫降落到原住民的土地上,被馴鹿地衣吸收了,數十萬遷徙的馴鹿吃了這些地衣,結果牠們身體的銫含量高於其他動物,原住民吃了馴鹿,身體內的銫亦高企。這些輻射物進入環境,數十年後依然危險。
值得深思的是,切爾諾貝爾核災的銫-137有過半依然留在環境裏,因為它的半衰期是30年,即是要30年它的一半才會變成另外的物質。
3/15/2012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德國的 Wolfgang Pomrehn訪問加拿大 Gordon Edwards 博士:
「到處都是輻射」,人造輻射就可以接受了嗎?
Wolfgang Pomrehn 是德國資深獨立記者
Gordon Edwards 是「加拿大核責任聯盟」主席
人造輻射的背景水平應是零 Man-made vs background radiation
W: 香港政府告訴大眾有很多背景輻射,背景輻射與核電廠的輻射有甚麼不同呢?
G: 當然是有背景輻射的,泥土中也有輻射,在香港有很多花崗岩,會發放出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線,伽瑪射線像X光,只是比X光更強力,它們的確會破壞細胞,影響健康,這些射線不是無害的,所以他們討論背景輻射,因為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背景輻射增加了,就會引致更多癌症和其他公眾健康問題。
核電廠輻射的最大問題是,它製造大量的輻射物質,上百種自然界本來沒有的物質,而這些核反應爐製造出來的物質,一般來說比自然界中的放射性物質強力數百萬倍,而且不只發放穿透力強的伽瑪射線,還釋放阿爾法和貝他輻射。自然界中也有釋放阿爾法和貝他輻射,但如果發生像福島這樣的核電廠意外,這些輻射物質就大量釋放到環境中循環不息,進入食物鏈,進入泥土,進入動物體內,人們進食這些動物,或飲污染了的水,或吸入污染了的空氣,輻射就進入人體。上百種的輻射物質,各自透過不同途徑進入各種器官。
舉例說,碘-131,福島事故後我們常常聽說的,其實所有核反應爐都製造碘-131,它進入人體後會積聚在甲狀腺,自然界根本沒有一樣輻射物質會這樣積聚在人體甲狀腺,碘-131是人造的,而且專門積聚在甲狀腺引發疾病,不只是甲狀腺癌,對正在發育的幼童,由於甲狀腺被抑制了,兒童會產生智障、身體及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甲狀腺被輻射干擾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在香港,根本不應該有碘-131,它只會來自核爆或發生意外的核反應爐。
而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也有銫-137。碘-131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銫-137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鈈的背景水平應是「零」。這些輻射物質絕對不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它們來自核爆或核反應爐,來自鈾粒子的分裂,它將大量前所未有的輻射物釋放到我們的環境中。
妄說「輻射物質存在於自然中」,就等於說「化學物質存在於自然中,我們毋須擔心」,但事實上有些化學物是值得擔心的,是很能夠傷害我們的。
W: 我們在1986年經歷了切爾諾貝爾核災,你可以說明一下發生了甚麼事,對歐洲和加拿大有甚麼影響?
G: 切爾諾貝爾核廠爆炸,石墨火將這些輻射物質噴射到空氣中,在地球上不同時間依著不同風向擴散到遠處,擴散軌跡可參考www.ccnr.org。風很多時候向北和西吹去,所以白俄羅斯人承受了很多的銫-137。英國也是,其中一個例子,是北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牧羊者,二十五年後,直至幾年前,還是賣不出他們的羊,因為羊肉的銫含量很高,羊吃草,而那裏的草吸收了空氣中的銫。
另一個例子是加拿大,輻射性銫降落到原住民的土地上,被馴鹿地衣吸收了,數十萬遷徙的馴鹿吃了這些地衣,結果牠們身體的銫含量高於其他動物,原住民吃了馴鹿,身體內的銫亦高企。這些輻射物進入環境,數十年後依然危險。
值得深思的是,切爾諾貝爾核災的銫-137有過半依然留在環境裏,因為它的半衰期是30年,即是要30年它的一半才會變成另外的物質。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