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核電站8月23日同時向公眾開放


中國六大核電站23日同時向公眾開放
2012年 08月 24日
中國窗

廣東台山華僑中學師生參觀台山核電機組模型。

    中新網深圳8月23日電(記者 鄭小紅)8月23日,中廣核集團所屬六大核電基地同時舉辦核電站公眾開放日活動。分佈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大亞灣、台山、陽江、紅沿河、寧德、防城港6個核電站,迎來周邊地區的中小學師生、社區居民、農村科普人員。各核電基地共有700多人參加了開放日活動,近距離探訪核電站。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120多名參加夏令營的學生于早上9點開始了大亞灣核電綠色之旅。同學們穿著整齊的迷彩服,求知欲滿滿的觀看新能源科普宣傳片,在互動環節紛紛舉手提問,場面愉悅而熱烈。

早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時期,就成立了由香港和內地核安全、教育、政法、工程、醫學、環保、傳媒領域專業人士和社會知名人士組成的核安全咨詢委員會,為香港公眾解答有關核電安全的疑問。

夏令營學員參觀大亞灣核電的核島模型。

    在陽江核電基地,120多名東平鎮留守學童在今天上午踏上了走近核電的旅程。這些學童的家長常年忙於在外打工,無暇照顧他們,在得知陽江核電要舉行公眾開放日活動時,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開心,踴躍報名參加。

    核電是一種安全、經濟、高效的清潔能源,與火電、水電並稱國際電力的三大支柱。

中國核電起步晚,但無論是引進消化吸收還是自主設計,無論是建造還是運行,都充分汲取了國際先進經驗。在核安全監管上,中國政府採取了國際先進的工作模式,採用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推薦的標準,核電總體安全水平和運行業績較好。

台山市華僑中學的110多名高中師生與台山核電做了一次親密接觸。剛剛完成2號機組穹頂吊裝的台山核電站,兩台採用EPR三代核電技術的機組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核電站的三道安全屏障”、“壓水堆”、“反應堆壓力容器”等核電專業術語引起了師生們的強烈興趣,青年學子還就“未來我也能成為‘黃金人’嗎?”進行了熱烈討論。

    為保障公眾對核電站生產運行情況的知情權和參與權,近年來,中廣核集團制定了《核電站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度》。大亞灣、台山、陽江、紅沿河、寧德、防城港核電站分別制定了《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開程序》。

科學、規範、有序開展核與輻射安全信息公開通報,定期通過公司門戶網站對外公佈的核電站安全運行狀況、運行性能指標、周圍環境輻射監測數據。定期組織召開新聞發佈會,主動對外通報非應急運行事件及與核安全密切相關的生產運營活動情況。

防城港核電專家現場解答學生記者的提問。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吳店村科普宣傳員劉世久是180多名參觀紅沿河核電的一員。望著即將投入商運的紅沿河核電站1號機組,這位樸實的農村科普人員告訴記者:“聽了核電科普講座,參觀了核電站,對核電站安全踏踏實實放心了。我向核電站工作人員要了科普小手冊,回去就跟我們村鄉親好好講一講,讓大夥都放心。”

    據測算,規劃建設六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的紅沿河核電站全面建成後,年上網電量約450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消耗原煤約1530萬噸,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4446萬噸,二氧化硫約23萬噸,氮氧化物約18萬噸,煤灰約18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於種植了近30萬公頃的森林。

    同日,寧德核電基地聯合當地媒體《寧德晚報》邀請40多名小記者走進核電。

    由防城港市高級中學的學生記者、校廣播電台和社團成員組成的近100名團員,也在今天一大早就來到防城港核電建設現場。一位同學興奮地說:“以前只在課本上瞭解核電,今天見到了真正的核電,根本沒有傳說中的可怕。”

    中國大陸目前已投入運行機組15台,到目前為止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與事故INES分級二級以上的事件,更未發生過對人員和環境造成污染和傷害的事件。核電建設者正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大力推進核電自主創新,確保核電安全,促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