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核電的末了

真到核電的末了
圖片故事
2012年11月01日
Next Mag

松平耕一扮作女僕,原來用心良苦。「要讓人知道,就算宅男都會關心社會,不只是留戀妄想世界。」

千田有紀是武藏大學的社會學教授,自上年 311地震核災後,她把五歲女兒,從東京送到關西娘家,與外婆同住,年多以來,母女分隔。以前她的錢都花在品質最好價錢最貴的東北土產上,現在卻只敢買廉價的九州貨,記者萬料不到,她會這樣說:「就算中國製的罐頭,也比東北食品安全。」

安喬健治今年七十四歲,他人生前七十三年,住在浪江町──福島第一核電廠二十公里內的小鎮,核災後他舉家遷往福島縣北方的二本松市。每個月兩次,他從老家坐新幹線到東京,在首相官邸前靜坐,無聲控訴。

http://digcan.com/nuclear

杉浦幹每月駕着他的小貨車為福島災民免費送菜一次,他看到很多曾經豐沃的田地,已然鳥不生蛋。
松平耕一在法政大學畢業,六年來只在家中當宅男,他沒有易服癖,卻在每個週五,穿上女僕裝束,提着那娃娃大聲公,到街上吶喊「不要核能」。

這些人都出席了每逢週五在東京舉行的萬人反核集會。集會始於六月底,即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宣布重開位於福井縣的大飯核電廠、結束日本短暫「零核電運轉」之日。至今最高峰一次,有二十萬人參加。現時日本四十七個地區中,已有二十七處有類似集會。

他們說,日本一天仍有核電,每個週五夜,首相官邸前,都不見不散。


香港社運人多為八十後,日本的反核中堅,多為長者。
集會人士帶着人形布偶上街。
和尚江上彰在萬人集會中最早到場,他反核,也反戰。「有乜比生命更重要?」他問。
集會完,松平耕一在路邊落妝更衣,女友耐心等候。

安喬健治來自福島,每個月到東京兩次,參加集會。
「來回要花兩萬多(日圓),如果我有錢,每個星期也來。」


反核運動其中一個牽頭人是作曲家坂本龍一,這運動也得到其他音樂人響應,集會現場, live music不絕。


示威範圍沒有廣場可供聚集,參加者便包圍各政府建築物,秩序井然,還空出
半條路給行人使用,警車巡邏也不過是例行公事。


集會為遷就上班族,在晚上六時才開始。


核災後,大學教授千田有紀(手持海報)常把門窗緊閉,花園外本來種了些青菜,現在卻已荒蕪。她丈夫不理解她的恐懼,生活上常有摩擦,兩人在辦離婚手續。因核電問題而影響家庭和睦,類似情況成為日本的社會問題,被稱為「核分(婚)裂」現象。

千田有紀把女兒送到關西娘家,錯過了女兒許多成長點滴。

撰文:陳偉超
攝影:高仲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