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之眾 嚴正批評
民主黨的兩電調查不負責任及利益可疑
12/16/2013
反核之眾嚴正批評民主黨的兩電調查,指出其提問內容的誤導和不實描述,其不負責任的調查方式並不能反映真實民意。在民主黨無理要求冬季輸入更多核電的提議上,我們有理由懷疑民主黨實為代表中電利益而漠視市民意願。因此,我們促請民主黨立即回應在是次調查上有沒有受電力或公關公司的委托或資助,並強烈要求民主黨立即就核電議題表明清晰立場。
一、對調查方法的質疑及批評
1)其有關市民對核電接受程度的提問有嚴重的誤導及不實描述[1]:
a) 該問題稱「核能發電較燒煤及天然氣乾淨」。事實上核電絕對不是「乾淨」的能源,它既大量排碳,更直接製造大量輻射污染及熱污染。核電涉及眾多依賴化石燃料的程序,包括開採鈾礦、提煉濃縮鈾、建造核廠、運輸核物料及長久儲存核廢料等,這些均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製造大量溫室氣體。而每生產30噸濃縮鈾[2]的過程會產生240萬噸廢土、13萬噸礦渣、160噸劣化鈾、1000桶低階核廢料,均是放射性污染來源。
同時,核反應堆產生的熱能只有約30%轉化為電能,其餘70%變成排放到環境中的「廢熱」——每一秒將約70噸海/河水加熱攝氏七度後再排回海/河裏,使得大氣和海洋河流溫度異常上升,直接造成熱污染。[3]另一方面,若將投資核電的資金用於節能和再生能源,減排的效果可提高而且快20倍;也就是說,核電排擠了其他更有效的減排方法,迫使温室效應加劇。[4]
b) 該問題稱「(核能)比再生能源的價格便宜」。事實上,核電便宜是(悄悄挪用)納稅人金錢作出大量補貼而製造出來的假象。由保險費到興建廠房到「處理」(無法處理的)核廢料,政府均為核電提供了大量的資助和補貼。[5]此外,大亞灣一旦發生核災,運營公司和政府只需賠償11億人民幣,但大亞灣和嶺澳核電廠附近的人口密度冠絕全球,連同700多萬港人共有2800萬居民[6]。這賠償對於喪失家園和/或健康受損的眾多市民根本沒有實質幫助,核電的賬面成本當然也不會計算這些健康與生命的代價。
c) 該問題只指出核電事故時發生核洩漏,卻不提及核電廠常規運作中也會定期並合法排放輻射物質。[7]例如,全球所有核電廠都無可避免排放放射性的氚,並隨核電廠老化而可以合法增加排放量;而氚發放貝塔粒子,進入體內可能使人體長期受曝照。已有研究顯示核電廠的運轉對居民尤其兒童的健康有影響。[8]
d) 民主黨的提問如此不嚴謹甚至傳達錯誤信息,其調查結果根本沒有可信度,也實在讓人質疑民主黨在核議題上的認識膚淺及不負責任。
2)民主的民意調查,應該每一個相關群組的市民(如按年齡、性別、職業等)都有代表表達意見及其關心之處;並且必須在市民充分認識及掌握相關的正確資訊的前提下進行,例如針對此調查,市民需要了解的資訊包括:香港電費如何釐定,各種發電方式的真實經濟成本、健康成本及潛在風險,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等等。
3)尤其核電的風險及核輻射對健康危害的知識一直受主流權力/權威機構隱瞞、打壓[9],同時核能又被政府及中電、甚至我們的中學教科書[10]大力宣傳為「高效、清潔、零排放」——凡此種種的擁核論述均與事實不符[11]。在此主流宣傳的謬誤下,市民獲得核電的資訊多為偏頗與錯誤,真正的核能知識卻缺少民主途徑討論、傳播,在廣大市民不能全面掌握資訊、甚至掌握了錯誤資訊下,再加上提問內容根本有誤,這所謂的民意調查又如何能真實反映民意?
二、質疑民主黨實為中電利益發聲
1)如民主黨新聞稿所言:「市民願意以比較高的電價,使用更多天然氣發電」,以改善空氣質素,當中支持者近75%。但民主黨的結論竟然漠視民眾重視環境質量多於電價的意願,引導為「要求中電爭取更改大亞灣核電廠的合約,於冬季時購入大亞灣餘下的三成電力,以減少冬季使用昂貴的天然氣,減少電費增幅」,實在讓人費解,疑似要港人「硬食」更多核電之嫌。
2)中電是大亞灣核電廠的股東,輸入更多核電正著其如意算盤。核電不能隨便停下運轉,也無法調整功率,一旦核燃料開始進行分裂,(如無意外)便必須維持百分百的輸出電力達一年之久[12],[13]。因此,使其利潤最大化的最佳方式自然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把這些電量百分百賣掉。然而香港冬季的電力需求實屬全年最低,實際用電量只為整體發電容量的一半[14],屬最不需要額外輸入電力的時期。所以,因核廠停不下運轉、產生過剩的電量無處消化而硬要香港市民為其埋單,實為可恥之建議,讓人極之懷疑民主黨到底代表的是哪方利益。
3)輸入更多核電,只會造成香港越來越依賴核電的局面,將覆水難收。實際上,香港儲備電量約30%以上,而實際剩餘電量更超過40%,即刻停用現時那23%的核電,電力仍綽綽有餘,遑論輸入更多核電!
三、要求民主黨在核議題上明確表明立場
1)反核之眾一貫立場是立即停止所有正在運轉或興建的核電廠、核設施;我們不僅反對香港增加輸入核電,而是要求立即停用所有核電。若核電廠繼續運作,所排放輻射毒物和核廢料只會不斷增加,風險只會不斷累積。單就供電予港的大亞灣核電廠,離港市中心50公里,離港東北則只有三四十公里,而且香港常處於該核廠的下風區,一旦發生核災,全港市民避無可避[15],本地再無潔淨的空氣、食水、農作物等生命最基本的資源。即使大亞灣不發生核災,隨著其老化所「合理」排放的輻射毒物只會越來越多,而累積的高階核廢料將需要安全儲存數十萬年,港人有否想過自己使用過後的這些「垃圾」將由哪裡的居民及其子孫後代承受?在核廠工作的低層勞工、臨工受輻射傷害,被社會遺忘,我們那所謂「便宜點」的電費賬單背後,有多少健康與生命在付出代價?
2)福島核災後,德國、瑞士、意大利已相繼制定廢核政策,就連核大國法國,也有77%公民反對核能[16]。民主黨在核能議題上未能好好教育市民認清核能的危害,反而為既得利益集團背書,利用未認清核能危害的「假民意」倡議不義政策讓市民使用危險能源,引導市民為電力財團利潤押上健康性命財產,眼光短淺至極。民主黨可有丁點邁向可持續生活的意識?
3)核電從來都不僅是能源和經濟問題,更是道德的問題。不公義及骯髒的核電,以弱勢群體及其後代的健康和生命為代價,甚至可能將由全民及其後代埋單,我們要求民主黨立即在此性命攸關的核電議題上清晰表明其立場。
反核之眾(由30個香港民間團體及一些個人組成)
http://www.greenpartypost.net/nonukes.html
[1] 該問題完整陳述為:「核能發電較燒煤及天然氣乾淨,而且比再生能源的價格便宜,但有可能出現核事故,造成核洩漏。你認為在多大程度上,贊成使用核能發電?」
[2] 可供現時基本規模的100萬千瓦核電機組運轉一年。
[3] 小出裕章著,陳炯霖譯,《核電是騙人的》(台北:推守文化,2012),98-106頁。
[4] Antony Froggatt with Mycle Schneider, System for Change: Nuclear Power Vs Energy Efficiency + Renewables? (Brussels: 2010), p.13; accessed at
http://goo.gl/qstkXC. Heinrich-Boll-Stiftung Foundation, Myth of Nuclear Power-A Guide (Brussels: 2010) http://goo.gl/UD1x9I . 中文版《核能的神話》可於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網站下載http://goo.gl/R9AiFX
[5] 推介參考:
l G. Tyler Miller & Scott E. Spoolman, Environment Science,14e,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2012), pp.300-302, 313-321.
l Investing in Nuclear Power http://goo.gl/d4LZvd
l 美國對核電的補貼:Nuclear Power: Still Not Viable without Subsidies (2011) (by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http://goo.gl/ittK5E
[6] 見《明報》2011年4月24日新聞「大亞灣周邊人口冠全球75公里內住2800萬 專家警告忌過度自信」:http://goo.gl/5j8qmx
[7] 參看國家核安全局文件《关于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限值申请的批复》可知,核電廠的大量放射性核素可合法排放:http://goo.gl/8HKk92
[8] 例如,Gould et al(2000)通過美國地區的研究,指出1980年代新生嬰兒的牙齒含鍶-90量上升至與50年代進行大量大氣核試時的相當,這與核電廠定期排放鍶-90密切相關,而嬰兒牙齒含鍶-90量與兒童免疫系統疾病如癌症相關。( Gould JM, Sternglass EJ, Sherman JD, et al. Strontium-90 in deciduous teeth as a factor in early childhood cancer. Intl J Health Services 2000; 30:515-39.)
Mangano et al (2002)於美國研究發現,核電廠關閉後的兩年,其下風區64公里內的嬰兒夭折率及出生缺憾率明顯下降,下降趨勢持續至少六年;核電廠關閉後臨近地區小於五歲的兒童癌病率也明顯下降。(Mangano, J. J., Gould, J. M., Sternglass, E. J., Sherman, J. D., Brown, J., & McDonnell, W. (2002). Infant Death and Childhood Cancer Reductions after Nuclear Plant Clos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57(1), 23.)
[9] 例如,自1959年(核電開始發展的年代),負責推銷核能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便先後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民航組織,製訂了六條雙邊協定,指未得對方同意,不能進行關於輻射影響的研究,也不能將研究結果發表。在核輻射對健康影響的議題及研究上,WHO是沒有獨立性的。例如對切爾諾貝爾核災的評估,WHO必然是和IAEA等擁核的國際權威機構合作,它在06年的研究指出當地四千人因輻射而致癌死亡;但經不同獨立機構或學者研究顯示,實際傷亡人數或高達數十萬甚至百萬,由基因改變而引起的遺傳病更會一直延續,這些獨立研究可參考:
l Yablokov, A.V., V.B. Nesterenko and A.V. Nesterenko. Chernobyl: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1181, 2009.
l Gofman J. (1990). Radiation-Induced Cancer from Low-Dose Exposure: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ISBN 0-932682-89-8
l Bertell R. (2006). First assessment of the actual deaths toll attributable to the Chernobyl accident. In Busby C. and Yablokov A.V. (Eds.) Chernobyl 20 years On Brussels; ECRR
l ECRR (2011). Predicting the glob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Methodology of the European Committee on Radiation Risk.
類似的,上述其餘五個聯合國組織在核議題上也沒有獨立性,如此這些組織所制定的一些標準或承認的知識,如糧食輻射安全標準、核電知識的教育、核工人的職業安全與權益、環境輻射的安全標準、民航機組人員於工作受輻射的安全標準,等等,都需得到擁核的IAEA所認可及批准。
[10] 可參考反核之眾最近針對教科書上的核能謬誤所召開的記招《中學教科書教錯核能 「發電燃料組合諮詢」誤導市民》:http://goo.gl/EUbw71
[11] 可見上述「一 1)」處的反駁論據。而反核之眾於過去兩年多也不斷反駁這些擁核謬誤,可參考反核之眾網頁上的詳細資料:http://goo.gl/YCcz8V。
[12] 小出裕章著,陳炯霖譯,《核電是騙人的》(台北:推守文化,2012),頁98。
[13] 必須補充的是,核電廠也要定期檢查、維修和更換燃料,與風電太陽能一樣需間歇性停產,並且也會受災害性天氣的影響而需緊急停機,並非如鼓吹核電者所言可以全年無休、無時無刻穩定地提供能源。難以調整功率是事實,多產的電力唯有用送到抽儲水發站或以零甚至負電賣出。
[14] 可參考中電自己解釋發電容量和儲備電量的文件:http://goo.gl/LVJUEg
[15] 切爾諾貝爾核災後,當年的蘇維埃政府將30km範圍定為無人區要強制撤離,事後200km範圍亦變成輻射污染熱點(Takashi Hirose (2011). Fukushima Meltdown. pp.61-2. Lexington, Ky.: CreateSpace.)。
[16] Takashi Hirose (2011). Fukushima Meltdown. p.11. Lexington, Ky.: CreateSpace.
民主黨的兩電調查不負責任及利益可疑
12/16/2013
反核之眾嚴正批評民主黨的兩電調查,指出其提問內容的誤導和不實描述,其不負責任的調查方式並不能反映真實民意。在民主黨無理要求冬季輸入更多核電的提議上,我們有理由懷疑民主黨實為代表中電利益而漠視市民意願。因此,我們促請民主黨立即回應在是次調查上有沒有受電力或公關公司的委托或資助,並強烈要求民主黨立即就核電議題表明清晰立場。
一、對調查方法的質疑及批評
1)其有關市民對核電接受程度的提問有嚴重的誤導及不實描述[1]:
a) 該問題稱「核能發電較燒煤及天然氣乾淨」。事實上核電絕對不是「乾淨」的能源,它既大量排碳,更直接製造大量輻射污染及熱污染。核電涉及眾多依賴化石燃料的程序,包括開採鈾礦、提煉濃縮鈾、建造核廠、運輸核物料及長久儲存核廢料等,這些均消耗大量化石能源,製造大量溫室氣體。而每生產30噸濃縮鈾[2]的過程會產生240萬噸廢土、13萬噸礦渣、160噸劣化鈾、1000桶低階核廢料,均是放射性污染來源。
同時,核反應堆產生的熱能只有約30%轉化為電能,其餘70%變成排放到環境中的「廢熱」——每一秒將約70噸海/河水加熱攝氏七度後再排回海/河裏,使得大氣和海洋河流溫度異常上升,直接造成熱污染。[3]另一方面,若將投資核電的資金用於節能和再生能源,減排的效果可提高而且快20倍;也就是說,核電排擠了其他更有效的減排方法,迫使温室效應加劇。[4]
b) 該問題稱「(核能)比再生能源的價格便宜」。事實上,核電便宜是(悄悄挪用)納稅人金錢作出大量補貼而製造出來的假象。由保險費到興建廠房到「處理」(無法處理的)核廢料,政府均為核電提供了大量的資助和補貼。[5]此外,大亞灣一旦發生核災,運營公司和政府只需賠償11億人民幣,但大亞灣和嶺澳核電廠附近的人口密度冠絕全球,連同700多萬港人共有2800萬居民[6]。這賠償對於喪失家園和/或健康受損的眾多市民根本沒有實質幫助,核電的賬面成本當然也不會計算這些健康與生命的代價。
c) 該問題只指出核電事故時發生核洩漏,卻不提及核電廠常規運作中也會定期並合法排放輻射物質。[7]例如,全球所有核電廠都無可避免排放放射性的氚,並隨核電廠老化而可以合法增加排放量;而氚發放貝塔粒子,進入體內可能使人體長期受曝照。已有研究顯示核電廠的運轉對居民尤其兒童的健康有影響。[8]
d) 民主黨的提問如此不嚴謹甚至傳達錯誤信息,其調查結果根本沒有可信度,也實在讓人質疑民主黨在核議題上的認識膚淺及不負責任。
2)民主的民意調查,應該每一個相關群組的市民(如按年齡、性別、職業等)都有代表表達意見及其關心之處;並且必須在市民充分認識及掌握相關的正確資訊的前提下進行,例如針對此調查,市民需要了解的資訊包括:香港電費如何釐定,各種發電方式的真實經濟成本、健康成本及潛在風險,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等等。
3)尤其核電的風險及核輻射對健康危害的知識一直受主流權力/權威機構隱瞞、打壓[9],同時核能又被政府及中電、甚至我們的中學教科書[10]大力宣傳為「高效、清潔、零排放」——凡此種種的擁核論述均與事實不符[11]。在此主流宣傳的謬誤下,市民獲得核電的資訊多為偏頗與錯誤,真正的核能知識卻缺少民主途徑討論、傳播,在廣大市民不能全面掌握資訊、甚至掌握了錯誤資訊下,再加上提問內容根本有誤,這所謂的民意調查又如何能真實反映民意?
二、質疑民主黨實為中電利益發聲
1)如民主黨新聞稿所言:「市民願意以比較高的電價,使用更多天然氣發電」,以改善空氣質素,當中支持者近75%。但民主黨的結論竟然漠視民眾重視環境質量多於電價的意願,引導為「要求中電爭取更改大亞灣核電廠的合約,於冬季時購入大亞灣餘下的三成電力,以減少冬季使用昂貴的天然氣,減少電費增幅」,實在讓人費解,疑似要港人「硬食」更多核電之嫌。
2)中電是大亞灣核電廠的股東,輸入更多核電正著其如意算盤。核電不能隨便停下運轉,也無法調整功率,一旦核燃料開始進行分裂,(如無意外)便必須維持百分百的輸出電力達一年之久[12],[13]。因此,使其利潤最大化的最佳方式自然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把這些電量百分百賣掉。然而香港冬季的電力需求實屬全年最低,實際用電量只為整體發電容量的一半[14],屬最不需要額外輸入電力的時期。所以,因核廠停不下運轉、產生過剩的電量無處消化而硬要香港市民為其埋單,實為可恥之建議,讓人極之懷疑民主黨到底代表的是哪方利益。
3)輸入更多核電,只會造成香港越來越依賴核電的局面,將覆水難收。實際上,香港儲備電量約30%以上,而實際剩餘電量更超過40%,即刻停用現時那23%的核電,電力仍綽綽有餘,遑論輸入更多核電!
三、要求民主黨在核議題上明確表明立場
1)反核之眾一貫立場是立即停止所有正在運轉或興建的核電廠、核設施;我們不僅反對香港增加輸入核電,而是要求立即停用所有核電。若核電廠繼續運作,所排放輻射毒物和核廢料只會不斷增加,風險只會不斷累積。單就供電予港的大亞灣核電廠,離港市中心50公里,離港東北則只有三四十公里,而且香港常處於該核廠的下風區,一旦發生核災,全港市民避無可避[15],本地再無潔淨的空氣、食水、農作物等生命最基本的資源。即使大亞灣不發生核災,隨著其老化所「合理」排放的輻射毒物只會越來越多,而累積的高階核廢料將需要安全儲存數十萬年,港人有否想過自己使用過後的這些「垃圾」將由哪裡的居民及其子孫後代承受?在核廠工作的低層勞工、臨工受輻射傷害,被社會遺忘,我們那所謂「便宜點」的電費賬單背後,有多少健康與生命在付出代價?
2)福島核災後,德國、瑞士、意大利已相繼制定廢核政策,就連核大國法國,也有77%公民反對核能[16]。民主黨在核能議題上未能好好教育市民認清核能的危害,反而為既得利益集團背書,利用未認清核能危害的「假民意」倡議不義政策讓市民使用危險能源,引導市民為電力財團利潤押上健康性命財產,眼光短淺至極。民主黨可有丁點邁向可持續生活的意識?
3)核電從來都不僅是能源和經濟問題,更是道德的問題。不公義及骯髒的核電,以弱勢群體及其後代的健康和生命為代價,甚至可能將由全民及其後代埋單,我們要求民主黨立即在此性命攸關的核電議題上清晰表明其立場。
反核之眾(由30個香港民間團體及一些個人組成)
http://www.greenpartypost.net/nonukes.html
[1] 該問題完整陳述為:「核能發電較燒煤及天然氣乾淨,而且比再生能源的價格便宜,但有可能出現核事故,造成核洩漏。你認為在多大程度上,贊成使用核能發電?」
[2] 可供現時基本規模的100萬千瓦核電機組運轉一年。
[3] 小出裕章著,陳炯霖譯,《核電是騙人的》(台北:推守文化,2012),98-106頁。
[4] Antony Froggatt with Mycle Schneider, System for Change: Nuclear Power Vs Energy Efficiency + Renewables? (Brussels: 2010), p.13; accessed at
http://goo.gl/qstkXC. Heinrich-Boll-Stiftung Foundation, Myth of Nuclear Power-A Guide (Brussels: 2010) http://goo.gl/UD1x9I . 中文版《核能的神話》可於香港核能輻射研究會網站下載http://goo.gl/R9AiFX
[5] 推介參考:
l G. Tyler Miller & Scott E. Spoolman, Environment Science,14e,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2012), pp.300-302, 313-321.
l Investing in Nuclear Power http://goo.gl/d4LZvd
l 美國對核電的補貼:Nuclear Power: Still Not Viable without Subsidies (2011) (by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http://goo.gl/ittK5E
[6] 見《明報》2011年4月24日新聞「大亞灣周邊人口冠全球75公里內住2800萬 專家警告忌過度自信」:http://goo.gl/5j8qmx
[7] 參看國家核安全局文件《关于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放射性流出物年排放量限值申请的批复》可知,核電廠的大量放射性核素可合法排放:http://goo.gl/8HKk92
[8] 例如,Gould et al(2000)通過美國地區的研究,指出1980年代新生嬰兒的牙齒含鍶-90量上升至與50年代進行大量大氣核試時的相當,這與核電廠定期排放鍶-90密切相關,而嬰兒牙齒含鍶-90量與兒童免疫系統疾病如癌症相關。( Gould JM, Sternglass EJ, Sherman JD, et al. Strontium-90 in deciduous teeth as a factor in early childhood cancer. Intl J Health Services 2000; 30:515-39.)
Mangano et al (2002)於美國研究發現,核電廠關閉後的兩年,其下風區64公里內的嬰兒夭折率及出生缺憾率明顯下降,下降趨勢持續至少六年;核電廠關閉後臨近地區小於五歲的兒童癌病率也明顯下降。(Mangano, J. J., Gould, J. M., Sternglass, E. J., Sherman, J. D., Brown, J., & McDonnell, W. (2002). Infant Death and Childhood Cancer Reductions after Nuclear Plant Clos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57(1), 23.)
[9] 例如,自1959年(核電開始發展的年代),負責推銷核能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便先後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民航組織,製訂了六條雙邊協定,指未得對方同意,不能進行關於輻射影響的研究,也不能將研究結果發表。在核輻射對健康影響的議題及研究上,WHO是沒有獨立性的。例如對切爾諾貝爾核災的評估,WHO必然是和IAEA等擁核的國際權威機構合作,它在06年的研究指出當地四千人因輻射而致癌死亡;但經不同獨立機構或學者研究顯示,實際傷亡人數或高達數十萬甚至百萬,由基因改變而引起的遺傳病更會一直延續,這些獨立研究可參考:
l Yablokov, A.V., V.B. Nesterenko and A.V. Nesterenko. Chernobyl: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for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vol.1181, 2009.
l Gofman J. (1990). Radiation-Induced Cancer from Low-Dose Exposure: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ISBN 0-932682-89-8
l Bertell R. (2006). First assessment of the actual deaths toll attributable to the Chernobyl accident. In Busby C. and Yablokov A.V. (Eds.) Chernobyl 20 years On Brussels; ECRR
l ECRR (2011). Predicting the glob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 Chernobyl accident Methodology of the European Committee on Radiation Risk.
類似的,上述其餘五個聯合國組織在核議題上也沒有獨立性,如此這些組織所制定的一些標準或承認的知識,如糧食輻射安全標準、核電知識的教育、核工人的職業安全與權益、環境輻射的安全標準、民航機組人員於工作受輻射的安全標準,等等,都需得到擁核的IAEA所認可及批准。
[10] 可參考反核之眾最近針對教科書上的核能謬誤所召開的記招《中學教科書教錯核能 「發電燃料組合諮詢」誤導市民》:http://goo.gl/EUbw71
[11] 可見上述「一 1)」處的反駁論據。而反核之眾於過去兩年多也不斷反駁這些擁核謬誤,可參考反核之眾網頁上的詳細資料:http://goo.gl/YCcz8V。
[12] 小出裕章著,陳炯霖譯,《核電是騙人的》(台北:推守文化,2012),頁98。
[13] 必須補充的是,核電廠也要定期檢查、維修和更換燃料,與風電太陽能一樣需間歇性停產,並且也會受災害性天氣的影響而需緊急停機,並非如鼓吹核電者所言可以全年無休、無時無刻穩定地提供能源。難以調整功率是事實,多產的電力唯有用送到抽儲水發站或以零甚至負電賣出。
[14] 可參考中電自己解釋發電容量和儲備電量的文件:http://goo.gl/LVJUEg
[15] 切爾諾貝爾核災後,當年的蘇維埃政府將30km範圍定為無人區要強制撤離,事後200km範圍亦變成輻射污染熱點(Takashi Hirose (2011). Fukushima Meltdown. pp.61-2. Lexington, Ky.: CreateSpace.)。
[16] Takashi Hirose (2011). Fukushima Meltdown. p.11. Lexington, Ky.: CreateSpac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