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沒有告訴你的買電問題
2014年3月31日
徐家健 經濟3.0
減排,像吃素一樣,可以純為個人健康,亦可以只為眾生福祉。應對氣候變化這個可能影響眾生福祉的全球問題,世界頂尖專家苦思了十多年仍未想出徹底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Please study more at https://www.facebook.com/co2cc )
現在,環境局一下子破了案。原來只須向內地電網買電,生命一直受暖化威脅的北極熊便有救了。
( You concern 北極熊 so much ? Why ? Are you a vegetarian ? http://goo.gl/z4ot4t )
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偉文教授提醒市民要思考是否要用灰濛濛的天空來換取較低的電費,蘇主席似乎仍未搞清楚優化燃料組合是為了個人健康還是眾生福祉?地球上沒有「輸入電力」這種燃料,是常識吧。但諮詢文件強調輸入電力可讓香港引入本地沒有的更清潔燃料種類,環保團體亦樂於把唔清唔楚的發電燃料組合說成為市民提供更多環保電力選擇。我不知道網對網買電香港市民有什麼選擇可言?我只知道將來環團即使「行路上廣州」請願也是監管不到南方電網的。
(你監管到兩電嗎?)
來自南網的水電
不要誤會,我並非反對輸入電力(我一向支持自由貿易),更不是針對內地企業(天然氣是幫中石油(857)買的)。我質疑的是環境局「掛羊頭賣狗肉」的諮詢手法。明明是諮詢「發電來源」組合 (Disagree) ,扮什麼環保假裝諮詢「發電能源」組合?要諮詢「發電來源」組合,請先好好向市民介紹南網的背景,然後解釋用相同價錢輸入30%香港無法監管的電力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好處?( 南網電價 should be more competitive )
屬中央管理的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於2002年12月29日成立,經營範圍的南方五省(區)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供電人口超過兩億。半年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又稱「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首個發展目標,是要穩步推進「西電東送」,把雲南、藏東南和周邊國家水電以直流輸電技術輸送到廣東及廣西。「十三五」規劃的另一個發展目標,是提高電網服務質量,希望到2020年把城鄉用戶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7%和99.92%以上。
問題一:南網停電每年逾五小時
先談服務質量。99.97%城市供電可靠率的發展目標,意味着目前的實際數字比99.97%低。翻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近公布的官方數字,2011年全國城市用戶供電的可靠率 http://q.gs/6SV18 是99.920%(即每戶全年平均停電時間為7.01小時)。( Now is 2014 ) 當中南方電網的表現好一點,可靠率達99.9407%(即平均停電時間5.20小時)。諮詢文件稱通過電網購電可靠性高,但卻需要本地後備發電。(只買30%,不是買100%,擔心停電是想錯方向。)
(南方電網可靠度遠遜香港 真的嗎?
http://goo.gl/VqxbrJ
向南方電網 買三成電力的減煤方案比較依賴 天然氣 和兩電好
http://nuke3.blogspot.com/2014/03/blog-post_21.html )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一個買電問題,是南網的供電可靠率比兩電的超過99.9996%(即平均停電時間只有約2分鐘)低很多很多。
問題二:旱季買內地高污染煤電 (Wrong Opinion, there are other renewables, not just one. Plus , they use natural gas and nuclear as well.)
為什麼「西電東送」不及「西氣東輸」可靠?南方五省的東部地區主要是靠燒煤炭發電的,而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雲南和貴州。所謂「水電靠天吃飯」,兩年多前廣西及貴州便因電力短缺超過20%而發出紅色預警信號,南方五省電荒就是因為夏季缺水導致超過六成水電發不出來。
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由雲南貴州以專線輸送水電到香港極不划算。(Wrong Opinion) 但以網對網輸入電力多少是附近的東部煤電、多少是老遠的西部水電,(not just Coal and Hydro ) 永遠不易算清。一清二楚的是,旱季時有限的水電供應根本連內地需求也應付不了。(Wrong Opinion)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二個買電問題, 是旱季時輸入香港的只會是比方案二的天然氣發電污染大得多的內地煤電。(Wrong Opinion) 而即使雨水充足,為應付香港電力需求內地會多起一個水壩還是多燒一些煤,我們有權過問嗎?
問題三:水電不是你想像般環保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三個買電問題,是水電的建築和營運都會影響附近河川的自然生態,而水壩興建亦可能引致河牀植物滋長最後分泌出大量溫室氣體甲烷。(sunk cost is not cost, how come you don't understand? )
用相同價錢購買供應不穩兼環保存疑的內地電力 (Wrong Opinion) ,支持「輸入電力」的環團怎樣自圓其說呢?
(輸入內地煤和內地天然氣在本地發電和輸入內地電力,有甚麼不同?)以「私酒商人與浸會教徒理論」解釋,「私酒商人」是誰我不敢說,環團這個熱中為眾生福祉發聲的「浸會教徒」卻是呼之欲出。【註】但為眾生福祉發聲前,請先多讀一點書。要了解南網水電對環境的實際影響,環保分子「行路上廣州」還嫌不夠,最好要一路向西走到雲南實地考察呢。
2014年3月31日
徐家健 經濟3.0
減排,像吃素一樣,可以純為個人健康,亦可以只為眾生福祉。應對氣候變化這個可能影響眾生福祉的全球問題,世界頂尖專家苦思了十多年仍未想出徹底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Please study more at https://www.facebook.com/co2cc )
現在,環境局一下子破了案。原來只須向內地電網買電,生命一直受暖化威脅的北極熊便有救了。
( You concern 北極熊 so much ? Why ? Are you a vegetarian ? http://goo.gl/z4ot4t )
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蘇偉文教授提醒市民要思考是否要用灰濛濛的天空來換取較低的電費,蘇主席似乎仍未搞清楚優化燃料組合是為了個人健康還是眾生福祉?地球上沒有「輸入電力」這種燃料,是常識吧。但諮詢文件強調輸入電力可讓香港引入本地沒有的更清潔燃料種類,環保團體亦樂於把唔清唔楚的發電燃料組合說成為市民提供更多環保電力選擇。我不知道網對網買電香港市民有什麼選擇可言?我只知道將來環團即使「行路上廣州」請願也是監管不到南方電網的。
(你監管到兩電嗎?)
來自南網的水電
不要誤會,我並非反對輸入電力(我一向支持自由貿易),更不是針對內地企業(天然氣是幫中石油(857)買的)。我質疑的是環境局「掛羊頭賣狗肉」的諮詢手法。明明是諮詢「發電來源」組合 (Disagree) ,扮什麼環保假裝諮詢「發電能源」組合?要諮詢「發電來源」組合,請先好好向市民介紹南網的背景,然後解釋用相同價錢輸入30%香港無法監管的電力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好處?( 南網電價 should be more competitive )
屬中央管理的中國南方電網公司於2002年12月29日成立,經營範圍的南方五省(區)包括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和海南,供電人口超過兩億。半年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南方電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又稱「十三五」規劃)提出的首個發展目標,是要穩步推進「西電東送」,把雲南、藏東南和周邊國家水電以直流輸電技術輸送到廣東及廣西。「十三五」規劃的另一個發展目標,是提高電網服務質量,希望到2020年把城鄉用戶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7%和99.92%以上。
問題一:南網停電每年逾五小時
先談服務質量。99.97%城市供電可靠率的發展目標,意味着目前的實際數字比99.97%低。翻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近公布的官方數字,2011年全國城市用戶供電的可靠率 http://q.gs/6SV18 是99.920%(即每戶全年平均停電時間為7.01小時)。( Now is 2014 ) 當中南方電網的表現好一點,可靠率達99.9407%(即平均停電時間5.20小時)。諮詢文件稱通過電網購電可靠性高,但卻需要本地後備發電。(只買30%,不是買100%,擔心停電是想錯方向。)
(南方電網可靠度遠遜香港 真的嗎?
http://goo.gl/VqxbrJ
向南方電網 買三成電力的減煤方案比較依賴 天然氣 和兩電好
http://nuke3.blogspot.com/2014/03/blog-post_21.html )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一個買電問題,是南網的供電可靠率比兩電的超過99.9996%(即平均停電時間只有約2分鐘)低很多很多。
問題二:旱季買內地高污染煤電 (Wrong Opinion, there are other renewables, not just one. Plus , they use natural gas and nuclear as well.)
為什麼「西電東送」不及「西氣東輸」可靠?南方五省的東部地區主要是靠燒煤炭發電的,而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雲南和貴州。所謂「水電靠天吃飯」,兩年多前廣西及貴州便因電力短缺超過20%而發出紅色預警信號,南方五省電荒就是因為夏季缺水導致超過六成水電發不出來。
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由雲南貴州以專線輸送水電到香港極不划算。(Wrong Opinion) 但以網對網輸入電力多少是附近的東部煤電、多少是老遠的西部水電,(not just Coal and Hydro ) 永遠不易算清。一清二楚的是,旱季時有限的水電供應根本連內地需求也應付不了。(Wrong Opinion)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二個買電問題, 是旱季時輸入香港的只會是比方案二的天然氣發電污染大得多的內地煤電。(Wrong Opinion) 而即使雨水充足,為應付香港電力需求內地會多起一個水壩還是多燒一些煤,我們有權過問嗎?
問題三:水電不是你想像般環保
環境局沒有告訴市民的第三個買電問題,是水電的建築和營運都會影響附近河川的自然生態,而水壩興建亦可能引致河牀植物滋長最後分泌出大量溫室氣體甲烷。(sunk cost is not cost, how come you don't understand? )
用相同價錢購買供應不穩兼環保存疑的內地電力 (Wrong Opinion) ,支持「輸入電力」的環團怎樣自圓其說呢?
(輸入內地煤和內地天然氣在本地發電和輸入內地電力,有甚麼不同?)以「私酒商人與浸會教徒理論」解釋,「私酒商人」是誰我不敢說,環團這個熱中為眾生福祉發聲的「浸會教徒」卻是呼之欲出。【註】但為眾生福祉發聲前,請先多讀一點書。要了解南網水電對環境的實際影響,環保分子「行路上廣州」還嫌不夠,最好要一路向西走到雲南實地考察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