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撒下的綠色羅網 - 從「可持續發展」賣全球化經濟到「減碳」賣核

《思》第131期 2013年12月

跨國企業撒下的綠色羅網——

從「可持續發展」賣全球化經濟到「減碳」賣核

文思慧

民間學者

「可持續發展」:小試牛刀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聯合國 1987年出版的 《我們共同的未來》下,正式啟用作為全球關注環境的方向。打從第一天,這方向對「發展主義」下的發展模式從來不作批判,富國追求全球參與環保讓它們的「發展」得以持續,為了安撫貧國,讓後者也參與其事,便將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焦點移往第三世界——就是將既定的發展模式套到貧國中去。但這正就是跨國企業主導下的全球化經濟延伸往貧國去之意,又那裡來可持續性?以本土生活為基礎的生態及人文關懷世界之持續,與這只以「本地生產總值」(GDP) 所顯示金錢價值所界定的發展模式根本不能共存。


故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結果,不但不環保,還把環境尚未破壞淨盡的第三世界地區網羅進全球化貿易下的高度環境破壞中。這虛假而荒謬的可持續發展陳腔濫調愈演愈烈,二十多年來透過在全球的教育與宣傳(教育與宣傳其實二者為一,近年本地的流行稱謂是「洗腦」),甚至騎劫了環保意識所可能引伸的公民對建制的批判;於是在它的旗幟之下,一代代人自以為有了國際意識、綠色視野,便更理直氣壯地投身於企業掌控之全球化浪潮中。


http://easss.com/books

以下以膠瓶回收再造來說明。


膠瓶回收再造被宣揚為又綠色又製造就業,即可提高以增加GDP來界定的發展,所以在發展主義的前題下,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心水項目。


然而,這正正就是讓大家不從源頭質疑為何有如此多的膠瓶——這石油工業副產品的生產繼續在全球激增。於是,大家便可心安理得地繼續使用和棄置這類膠製商品,更以之為反映了國家GDP增長及社會的發達。加上所盛載的飲食(如果那些商品還稱得上是飲品食品的話)乃工業/加工業製造出的即食易儲存的化學甜飲、合成食品;這種企業掌控局面甚至連水也被壟斷得只有裝在膠瓶裡的才讓人覺得適合飲用……結果,本來簡單的無/低市場價值(因由自家或社區生產甚至天然得來)的飲食,便改為由內(容)到外(包裝)都可計算在GDP內,並配合著石油副產品工業遍地蔓延。飲食這本來是取自天然(也可還原天然)的過程,就此演變為企業生產過程中將天然營養除去以便長期儲存及長途運輸,及加糖、加各種添加劑以補充(失去了的)味道、加色素以掩飾飲食已失去原色而只是合成物品,或添加令人增加購買意欲的顏料,再加上防腐劑、各種營養補充劑……種種等等,卻都是製造就業與提升GDP。


然後這樣的飲品食品令人生病,醫療企業及大藥廠的生產便更趨蓬勃,而愈多長期病患者,就業與GDP就愈是提高。至此,再加上膠瓶等的回收業績,就真是發展路上的節節飊升,可見膠瓶等的回收,確是鞏固與「証成」 企業主導的發展主義的絕妙案例。


由此再轉入膠瓶等的回收後之再造工序,在生產過程中(諷刺地)必然大耗能源——包括將回收物品清潔、切割、壓縮、長程運輸至某些第三世界某些角落……然後在再造生產過程中又製造大量污染。結果引生了的疾病及要處理的污染,又是提升就業與GDP的機遇了。 


「減碳」:大張旗鼓


「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擴張板斧,得各國政客政府支持,大派可持續發展基金給社企或撥款各大學部門搞可持續發展研究,大家至今已耳熟能詳。然而環境改善了嗎?沒有。貧窮解決了嗎?沒有。第三世界社群更因被捲進全球化貿易而生態資源被剝削(變賣「家產」)及喪失自給自足能力。


舊招未已,新的又來,跨國企業全面掌控人類生活的野心不止,這回目標是更基本的層面——能源。化石能源逐漸被唾棄,第三世界社群與已發展國家一些社群透過(更多地)採用地區性再生能源達致自主生活,企業更要施以回撃打壓;核能這自三哩島與切爾諾貝爾核災後已瀕死之工業,可以怎樣起死回生——至少向第三世界繼續傾銷?都是企業要持續甚至擴大掌控能源生產與消費所面對的「挑戰」。 


先簡單說明何以電力公司對核電有所偏愛。原因(除了配合有關國家或明或隱的核武發展而獲大幅津貼外)包括:


1. 以核電取代化石能源之「政策」可替電力公司延長化石能源工業的運作,因為興建核電廠需時多年且耗費大量化石能源,要用來做替代能源更需要很多很多(根本不可能達到)的核電廠,有專家估計連同補替退役舊核廠計算,這「政策」意味全球每天需啟建一座新反應爐


2. 核電屬大型而中央操控項目,故用核能保證能源繼續由大企業控制,阻礙社群自主生產能源(再生能源項目)


在這背景下,我們實不難瞭解「減碳」為何被合時地帶到台前,在全球教育及宣傳中大出鋒頭,而由此為能源企業展開服務。[註]


今時今日全球推動「減碳」不遺餘力——比往昔鼓吹「可持續發展」更熾熱——展現在普羅大眾眼前的是極盡煽情之北極熊屍骸、(貧窮地區)島嶼居民遭水淹之預言、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呼籲減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不斷召開的國際氣候大會……然而,仔細一看「減碳」的國際與地方實施,便可知只是連場鬧劇,其中最顯著的「代表作」就是跨國「碳交易」。


打從1997 年訂定的《京都議定書》,各國即同意以「碳交易」減碳。然而,為了能夠通過供求機制確定碳交易的市場價格,便需要一個上限——所謂「總量控制和交易」。如果其他國家沒有完成減排義務,而不得不購買碳排放證書,減少了碳排放的國家便由此獲得資金補償。


儘管如此,反過來也同樣適用:如果一個國家顯著減少了其碳排放量,那其他國家承擔的減排義務就要少一些。而如果每個國家都完成了減排義務,就沒有證書交易(大做碳買賣生意者——往往是污染企業衍生出來的公司——就沒法謀利),所以不予鼓勵。可見從一開始大家就應該心知肚明這個最低義務遊戲不會有任何效果,只是連串由污染企業自導自演讓自己多重謀利的把戲而已,各方面的心思與動機都與環保及氣候保護無關。但是當時即使綠色和平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環境組織也倡導使用這種「靈活機制」。 


同理,「減碳」被挪用來推銷核能,實在是毫不出奇的事。過程如下:


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條文中,大門已半開半掩讓核能可以自生意之低谷伺機重起——只在2008至2012年實行第一階段,不將使用核電計算入發達國家的減碳額中,就即是在2012年後,增用核電便成了理直氣壯的減碳行為了;而這個2008至2012的暫緩期限,根本就不適用於其它非發達國家,即是等於大力鼓勵這些國家讓核電大規模上馬。


接著在2007年12月峇厘島聯合國氣候改變大會上,「清潔能源技術」和「零碳經濟」的術語寫進了大會文件,並得到各方的普遍接受。這些術語起源於企圖將核電和「碳捕捉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 電站提升到再生能源的氣候保護層面的語言庫。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亦將核電當作減碳能源。原定在2011年《京都議定書II》正式通過CCS和新建的核電廠為保護氣候的清潔能源技術,但估計因福島核災之故未敢在這麼短期內引起公憤,故2011年只通過了CCS,暫時看不到核能榜上有名。


整體來說,「核能清潔、減碳」這個大謊言就是在如此龐大的跨國動員背景下產生的。其全球文宣工作在香港並無例外。


核能不單被描繪為發展所必須,少少鈾生產多多能源,更有多方合作大力打造其清潔形象,而「清潔」就在舉世減碳動員下被界定為「等同減碳」(僅此而已)。在香港,或許比其它地方更甚,這謊言廣泛而無孔不入地深入大眾意識——透過教科書、大學學者、科學館、天文台及各政府部門舉辦的公眾教育項目。這些長久而持續的工作,在一片減碳聲中成功埋葬對核能的基本認識(無法將可達二十四萬年不滅的傷害生命的輻射廢料穩妥收藏),甚至縱使無法治理福島核災(包括無法處置在出事反應爐儲存的核廢料——用過的燃料棒)的實況發生後,連本地環保團體都不會要求廢核——關閉距港50公哩之近的大亞灣-嶺澳核電廠,以及停止正在廣東地震帶上興建的台山、陽江核電廠工程;它們只是引導大眾將「反核」扭曲為要求參與監察、要求擴大疏散演習範圍這些與核集團對耍的花招上。


賣核與減碳動員之間的罪惡關係至此已相當昭張,清楚可見減碳在今時的論述中並非真正關顧環境,甚至並非真正關顧減碳——因為連核能不減碳這個最起碼的事實也被隱瞞起來:核電生產的前期至後期工序(由採鈾礦、煉製燃料、建廠至核廢料長期冷卻及儲藏等等)都大量耗電,而核廠長期排出用完的冷卻水則會令鄰近海水升溫,既影響生態,亦對全球暖化「十分有貢獻」。(詳見「反核之眾」編撰的《核能基礎答問》http://www.greenpartypost.net/nonukes/QandA.html)


全球減碳總動員只為跨國企業服務,然而也有透過碳交易和類似當年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支援社企項目的種種方式,拉攏與收買一些(分餅屑給)民間團體。真心關注生態與人文環境的可持續性,要消減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只是其中一種)帶來的傷害,在閱讀全球和本地一浪接一浪的綠色口號與「運動」時,能不小心辨清乎?

[註] 或問:即使企業有心,為何政府總是鼎力支援,與大電力公司攜手同心?實情就是,煤、鈾、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是集中的——這些燃料從儲存地區被長距離運到發電廠和煉油廠,然後輸送給幾乎遍佈世界角落以億計的能源消耗者,因此,要成功營運國際化的或跨國合作的大型能源系統,從而不允許能源流有任何中斷,必然意味著能源集團與政府間的相互需要、緊密合作關係。就即政府變成了核能和化石能源行業中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所謂政治能源混合體


參考書目:

1. Scheer, Hermannt:《能源變革:最終的挑戰》王乾坤譯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

2. Mander, J and E. Goldsmith eds. The Case Against the Global Economy: And for a Turn Toward the Local (San Francisco : Sierra Club Books. 1996).


3. 小出裕章:《核電是騙人的:核工學者的真實證言》陳炯霖譯 (台北:推守文化,2012)。 


4. Middleton, N, Ph. O'Keefe and S. Moyo. Tears of the Crocodile—from Rio to Rea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London & Bolder, Colorado: Pluto Press. 199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