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項目重啟靜候發令槍 地方積極性高漲
2012年05月12日
華夏時報微博
本報記者 楊仕省 北京報導
核電又要火了?
《華夏時報》記者8日下午致電浙江三門核電站得到的答覆是「1號機組已恢復建設」,隨後記者詢問多個核電站項目得到的答覆均稱「已恢復建設」。
與此相關,核電設備供應商的新訂單也在一夜之間驟增。哈爾濱電氣集團近日接到江蘇田灣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的多個設備訂單。「最近獲得不少新訂單。」三大核電供應商之一的哈電集團辦一人士表示。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地核電項目進行得風生水起。河北省電力「十二五」發展規劃強調,「河北繼續支持中廣核、中核、華電、華能等企業開展承德、秦皇島、滄州、唐山等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兩個項目」。
國家層面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取代了往年「大力發展核電」的提法。與此同時,《核電安全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一旦這兩個報告獲得審批,預計至少4500億元資金規模的核電項目市場將開閘。」國泰君安證券(微博)分析師孫建平稱。
核電回暖
一年前,因日本福島核事故而叫停的中國核電新項目審批,至今也未宣佈審批開閘。不過,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核電項目已經開始回暖。
有例可證:海南昌江核電1號機組於2011年12月28日完成穹頂吊裝,進入安裝階段,比計劃提前28天;首個簽訂核電主設備的合同已於2011年12月底面市——哈電與中核建設集團簽署田灣核電站主設備供貨合同;2012年3月,哈電再獲山東海陽核電同類合同。
記者查閱核電站項目審批進程發現,上述機組仍未獲核准開工,只是「允許廠址準備前期工作」。據統計,在國內類似的核電站機組多達16台。
過去一年,在新項目暫停審批的同時核電安檢也沒有放鬆,不過很多核電相關企業也一直「沒有閒著」,中核、中廣核都全力推進「二代加」技術改造成三代核電技術。
本報記者採訪發現,去年一年核電看似遇冷,但實際上仍在續建的項目也不少,如嶺澳核電站二期2號機組、秦山二期4號機組相繼投運。
據悉,其它可能被審批的項目還包括: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號、6號機組,廣東陽江核電站4號、5號、6號機組,福建福清核電站4號、5號、6號機組,江蘇田灣核電站5號、6號機組,遼寧徐大堡核電站1號、2號機組,廣東陸豐核電站1號、2號機組。
多位核電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2011年因「國四條」被叫停的主要是已核准但尚未開工建設的5台機組,分別為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3號、4號機組,福建福清核電站4號機組及廣東陽江核電站4號機組。「一旦恢覆審批,這幾台機組肯定會先獲批。」中廣核辦公廳李志遠說。
「最有可能第一個獲批的是田灣項目。」9日,中核集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各地經濟賬
「只要獲批就可開工。」9日,湖南桃花江核電公司總經理辦一負責人迫不及待地告訴記者,現在就等審批發放建造許可證了。「25份政府支持性文件,已有22份得到批覆。」該負責人說。
9日,益陽市發改委一位處長向記者證實,該工程暫停1年多了,「項目計劃投資670億元,原計劃於2011年開工,年發電400億度,相當於目前湖南年總發電量的兩成。」
據悉,該工程於2010年被列為省一號工程,2011年各方「積極爭取核准」。「到2011年年底,該項目已投資38億元,光利息就很可觀。」該處長抱怨說,現在我們耗不起了。
與桃花江核電一樣,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澤共計三大核電站,發改委此前已批覆「同意開展前期工作」。2006年開始啟動的桃花江核電項目,2008年獲得批覆。
據瞭解,在桃花江核電項目總投資中,設備投資在整個工程造價中佔到約50%的比例,設備大單超過300億元,還不包括工程建設及後續運營、檢修維護中需要大量採購的工程機械、混凝土和鋼材(4093,22.00,0.54%)等。
「在建設核電廠過程中,需要大量建材及勞務,能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稅收也有十幾億元。」上述處長說,湖南是個缺電省份,缺電就要限電,限電就會影響到當地的GDP,「僅長沙停一天電就損失1個多億的產值」。
據悉,湖南電力缺口最嚴重時達到500萬千瓦,而桃花江核電站設計是5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正好能彌補這個缺口。為此,湖南積極爭取上核電項目,進度最快的桃花江核電站,其次是小墨山核電站(已投入了幾個億,但尚未得到批覆同意開展前期工作),此外湖南還有3個核電項目正在做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地點分別在常德、株洲和衡陽。
此外,湖南省還擬制過一份宏大的核電規劃——未來20年將建5座核電站,達到3000萬千瓦。提出核電計劃當然不止湖南一省,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重慶、四川、甘肅、吉林等均提出了核電計劃。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只有1080萬千瓦,佔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只有1.12%;新版規劃則要求,到2015年核電裝機將達到49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到8000萬千瓦。「未來急需大規模上馬核電項目。」原能源局長張國寶近日表示。
據悉,中國目前僅有14個核電站正在運行,27個核電站正在建設。「中國能源的提供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發展的需要,能源不足引起的國民經濟損失達能源本身價值的20-60倍。」核物理學家王乃彥曾估計。
有報告稱,中國每年約缺電400億度,以每度電創造20元產值來計算,損失就是8000億元。核電備受追捧還在於可觀的經濟效益,如秦山核電站二期投資71.5億元,一年發電總收入18.2億元。
「核電站的成本主要來自於前期投入的建設成本,新建的核電站發電成本是火電價格的兩倍。」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一位專家說。
2012年05月12日
華夏時報微博
本報記者 楊仕省 北京報導
核電又要火了?
《華夏時報》記者8日下午致電浙江三門核電站得到的答覆是「1號機組已恢復建設」,隨後記者詢問多個核電站項目得到的答覆均稱「已恢復建設」。
與此相關,核電設備供應商的新訂單也在一夜之間驟增。哈爾濱電氣集團近日接到江蘇田灣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的多個設備訂單。「最近獲得不少新訂單。」三大核電供應商之一的哈電集團辦一人士表示。
http://www.facebook.com/nuclearfree
http://www.facebook.com/nukefree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各地核電項目進行得風生水起。河北省電力「十二五」發展規劃強調,「河北繼續支持中廣核、中核、華電、華能等企業開展承德、秦皇島、滄州、唐山等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兩個項目」。
國家層面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取代了往年「大力發展核電」的提法。與此同時,《核電安全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一旦這兩個報告獲得審批,預計至少4500億元資金規模的核電項目市場將開閘。」國泰君安證券(微博)分析師孫建平稱。
核電回暖
一年前,因日本福島核事故而叫停的中國核電新項目審批,至今也未宣佈審批開閘。不過,本報記者調查發現,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核電項目已經開始回暖。
有例可證:海南昌江核電1號機組於2011年12月28日完成穹頂吊裝,進入安裝階段,比計劃提前28天;首個簽訂核電主設備的合同已於2011年12月底面市——哈電與中核建設集團簽署田灣核電站主設備供貨合同;2012年3月,哈電再獲山東海陽核電同類合同。
記者查閱核電站項目審批進程發現,上述機組仍未獲核准開工,只是「允許廠址準備前期工作」。據統計,在國內類似的核電站機組多達16台。
過去一年,在新項目暫停審批的同時核電安檢也沒有放鬆,不過很多核電相關企業也一直「沒有閒著」,中核、中廣核都全力推進「二代加」技術改造成三代核電技術。
本報記者採訪發現,去年一年核電看似遇冷,但實際上仍在續建的項目也不少,如嶺澳核電站二期2號機組、秦山二期4號機組相繼投運。
據悉,其它可能被審批的項目還包括: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號、6號機組,廣東陽江核電站4號、5號、6號機組,福建福清核電站4號、5號、6號機組,江蘇田灣核電站5號、6號機組,遼寧徐大堡核電站1號、2號機組,廣東陸豐核電站1號、2號機組。
多位核電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2011年因「國四條」被叫停的主要是已核准但尚未開工建設的5台機組,分別為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3號、4號機組,福建福清核電站4號機組及廣東陽江核電站4號機組。「一旦恢覆審批,這幾台機組肯定會先獲批。」中廣核辦公廳李志遠說。
「最有可能第一個獲批的是田灣項目。」9日,中核集團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各地經濟賬
「只要獲批就可開工。」9日,湖南桃花江核電公司總經理辦一負責人迫不及待地告訴記者,現在就等審批發放建造許可證了。「25份政府支持性文件,已有22份得到批覆。」該負責人說。
9日,益陽市發改委一位處長向記者證實,該工程暫停1年多了,「項目計劃投資670億元,原計劃於2011年開工,年發電400億度,相當於目前湖南年總發電量的兩成。」
據悉,該工程於2010年被列為省一號工程,2011年各方「積極爭取核准」。「到2011年年底,該項目已投資38億元,光利息就很可觀。」該處長抱怨說,現在我們耗不起了。
與桃花江核電一樣,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澤共計三大核電站,發改委此前已批覆「同意開展前期工作」。2006年開始啟動的桃花江核電項目,2008年獲得批覆。
據瞭解,在桃花江核電項目總投資中,設備投資在整個工程造價中佔到約50%的比例,設備大單超過300億元,還不包括工程建設及後續運營、檢修維護中需要大量採購的工程機械、混凝土和鋼材(4093,22.00,0.54%)等。
「在建設核電廠過程中,需要大量建材及勞務,能刺激當地的經濟發展,稅收也有十幾億元。」上述處長說,湖南是個缺電省份,缺電就要限電,限電就會影響到當地的GDP,「僅長沙停一天電就損失1個多億的產值」。
據悉,湖南電力缺口最嚴重時達到500萬千瓦,而桃花江核電站設計是5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正好能彌補這個缺口。為此,湖南積極爭取上核電項目,進度最快的桃花江核電站,其次是小墨山核電站(已投入了幾個億,但尚未得到批覆同意開展前期工作),此外湖南還有3個核電項目正在做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地點分別在常德、株洲和衡陽。
此外,湖南省還擬制過一份宏大的核電規劃——未來20年將建5座核電站,達到3000萬千瓦。提出核電計劃當然不止湖南一省,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重慶、四川、甘肅、吉林等均提出了核電計劃。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核電裝機容量只有1080萬千瓦,佔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只有1.12%;新版規劃則要求,到2015年核電裝機將達到490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到8000萬千瓦。「未來急需大規模上馬核電項目。」原能源局長張國寶近日表示。
據悉,中國目前僅有14個核電站正在運行,27個核電站正在建設。「中國能源的提供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發展的需要,能源不足引起的國民經濟損失達能源本身價值的20-60倍。」核物理學家王乃彥曾估計。
有報告稱,中國每年約缺電400億度,以每度電創造20元產值來計算,損失就是8000億元。核電備受追捧還在於可觀的經濟效益,如秦山核電站二期投資71.5億元,一年發電總收入18.2億元。
「核電站的成本主要來自於前期投入的建設成本,新建的核電站發電成本是火電價格的兩倍。」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一位專家說。
Comments